搜索
首页 《令诗》 哀哀下民靡恃。

哀哀下民靡恃。

意思:哀哀百姓没有依靠。

出自作者[魏晋]曹丕的《令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悼丧乱之痛,对下层百姓失去家园的悲惨境遇表示同情,并表达了诗人愿意顺应时机,为民请命,辞官归隐,以期天下太平的愿望。 首句“丧乱悠悠过纪。”描绘了动乱持续不断,持续蔓延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动乱带来的混乱和痛苦的深深忧虑。第二句“白骨从横万里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动乱带来的惨状,白骨遍地,触目惊心,这是对战争和灾难的生动写照。 接下来的四句“哀哀下民靡恃。吾将以时整理。复子明辟致仕。”表达了诗人的同情和决心,诗人对下层百姓失去家园的悲惨境遇表示同情,并表达了愿意顺应时机,为民请命,整理乱世,恢复秩序的愿望。最后一句“复子明辟致仕。”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,以期天下太平的愿望。 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通过描绘动乱带来的惨状和对百姓的同情,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济世情怀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清醒认识和冷静思考,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智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丧乱悠悠过纪。
白骨从横万里。
哀哀下民靡恃。
吾将以时整理。
复子明辟致仕。
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
魏文帝曹丕(187年冬—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豫州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开国皇帝(220年—226年在位)。魏武帝曹操次子,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。

曹丕自幼文武双全,博览经传,通晓诸子百家学说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,被立为魏王世子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逝世,曹丕继任丞相、魏王。同年,受禅登基,以魏代汉,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,建立了魏国。曹丕在位期间,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,于黄初元年(220年)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,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。而且平定了青州、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,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。对外平定边患,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在西域的建置。

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逝于洛阳,时年四十岁。谥号文帝,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葬于首阳陵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哀哀

    读音:āi āi

    繁体字:哀哀

    英语:Sorrowful.

    意思:悲伤不已貌。
    《诗小雅蓼莪》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    郑玄笺:“哀哀者,恨不得终养父母,报其生长己之苦。

  • 下民

    引用解释

    百姓;人民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下民之孽,匪降自天。”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:“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,受大者不得取小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坐制礼法,束缚下民。” 宋 陈亮 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天祐下民而作之君,岂使之自纵其欲哉!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“至于那些下民,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