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有俱飞逐,鸟仍求友声。
意思:蝴蝶有一起飞逐,鸟继续寻找朋友的声音。
出自作者[宋]赵蕃的《清明》
全文赏析
寒食又清时,连阴得蹔晴。
这首诗的开头“寒食又清时,连阴得蹔晴。”描绘了一个寒食节,天气清朗,连阴天后暂时放晴的景象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通常在清明节之前或与之同时,在这一天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清朗的天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,同时也暗示着阴雨连绵的天气即将过去。
欲知春事晚,已见绿阴成。
“欲知春事晚,已见绿阴成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感受。诗人通过观察树木绿阴的形成,意识到春天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大半。这种通过自然现象来感知季节变化的手法,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。
蝶有俱飞逐,鸟仍求友声。
“蝶有俱飞逐,鸟仍求友声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寒食节时蝴蝶和鸟儿的行为。蝴蝶相伴飞舞,鸟儿寻求同伴的声音,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之细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。
春衣期暖至,短褐尚寒生。
“春衣期暖至,短褐尚寒生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穿着和期待。诗人期待着春天的温暖来临,而自己身上的粗布衣服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感到有些寒意。这种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寒冷的季节仍然有所感触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春天的期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清朗天气、绿阴形成、蝴蝶鸟儿相伴、期待温暖等细节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,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