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家新妇最相怜,新妇骑驴家便牵。
意思:阿家新娘最怜爱,新娘骑着驴子家就拉。
出自作者[宋]释景元的《颂古四首》
全文赏析
《颂古四首》是宋代僧人释景元创作的一组诗歌,共有四首。这组诗歌主要是通过对佛教经典的颂扬和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信仰。下面我们来赏析其中的一首:
第一首: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这首诗以菩提树和明镜为喻,阐述了佛教空性观念。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觉悟,明镜则象征着清净。诗人通过这两个比喻,表达了世间万物都是空无的,没有实体存在。因此,人们在追求觉悟的过程中,不应该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,而应该看破一切虚幻,达到内心的清净。
第二首:
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。
直下承当去,莫迟疑等待。
这首诗强调了佛性的清净和人们应该果断地去追求觉悟。佛性是指众生心中本具的觉悟之性,它本身就是清净的。诗人告诫人们要直接去承当这份佛性,不要迟疑等待。这里的“直下承当”意味着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,去追求真正的觉悟。
第三首: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这首诗与第一首相同,重复了前面的诗句。这种重复的手法在诗歌中被称为“叠句”,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,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。同时,叠句也有助于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,使读者更容易记住和理解。
第四首: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这首诗同样与前两首相同,再次重复了前面的诗句。这种重复的手法在诗歌中被称为“叠句”,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,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。同时,叠句也有助于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意义,使读者更容易记住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