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《拜伦集》》 秋风海上巳黄昏,独向遗篇吊拜伦。

秋风海上巳黄昏,独向遗篇吊拜伦。

意思:秋风海上日黄昏,只有向遣篇吊拜伦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苏曼殊的《题《拜伦集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七言绝句,是作者读了拜伦的诗后所写。拜伦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著名诗人,他以优美的诗歌,歌颂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,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,长期漂泊国外,终因辛劳而客死意大利。诗人读了他的诗后,深为感动,在“秋风海上”的黄昏时节,写了这首诗来凭吊他。 前二句正写凭吊。首句写景,海上秋风,气氛萧瑟,此时又值黄昏,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。“独向遗篇吊拜伦”,点明凭吊之事。这两句写得很凝练,而意境颇为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尽的哀思。后两句诗人由拜伦想到自己,发出深沉的慨叹。同样漂泊异乡的词客,“君”指拜伦,“我”指诗人自己。末句“可能异域为招魂”,意为:二人虽然分隔异域,但此时此刻,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。 全诗意境悲壮苍凉,语言凝练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风海上巳黄昏,独向遗篇吊拜伦。
词客飘蓬君与我,可能异域为招魂?
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
苏曼殊(1884—1918),近代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,广东香山县(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)人。原名戬,字子谷,学名元瑛(亦作玄瑛),法名博经,法号曼殊,笔名印禅、苏湜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生于日本横滨,父亲是广东茶商,母亲是日本人。

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,通晓汉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梵文等多种文字,可谓多才多艺,在诗歌、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,后人将其著作编成《曼殊全集》(共5卷)。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,苏曼殊曾在《民报》、《新青年》等刊物上投稿,他的诗风“清艳明秀”,别具一格,在当时影响甚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拜伦

    读音:bài lún

    繁体字:拜倫

    英语:byron

    详细释义:人名。(公元1788~1824)英国诗人。诗才横溢,十九岁开始出版诗集,二十岁自西班牙旅游归国,作哈罗德游记,名声大震。因

  • 遗篇

    读音:yí piān

    繁体字:遺篇

    英语:writings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

    意思:(遗篇,遗篇)

    1.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。
    晋·常

  • 秋风

    读音:qiū fēng

    繁体字:秋風

    英语:autumn wind

    意思:(秋风,秋风)

    1.秋季的风。
    汉武帝《秋风辞》:“秋风起兮白云飞,草木黄落兮雁南归。”

  • 海上

    读音:hǎi shàng

    繁体字:海上

    短语:楼上

    英语:maritime

    意思:
    1.海边;海岛。
    《吕氏春秋恃君》:“柱厉叔事莒敖公,自以为不知而去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