绛帐岂陈迹,草堂向遗音。
意思:帐岂陈迹,草堂向遗音。
出自作者[宋]李曾伯的《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隐居在外的隐士。诗中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,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之情。
首句“闻公有泊渚,不远在异林”,诗人通过描述隐士泊舟在异乡的小渚上,表达了对隐士远离尘世纷扰的羡慕之情。接着,“不远在异林”也暗示了隐士的超脱和淡泊名利的态度。
“想胜辋川画,时作梁父吟”,诗人借用辋川画和梁父吟来赞美隐士的生活。辋川画是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代表作之一,以山水田园为主题,表现出清新自然、宁静祥和的意境。而梁父吟则是古代一种吟咏之声,表达了隐逸之情。这里诗人用这两幅画面来比喻隐士的生活,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之情。
“绛帐岂陈迹,草堂向遗音”,诗人进一步赞美隐士的生活环境,指出草堂和绛帐都是历史上的遗迹,但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。这里诗人用“草堂”和“绛帐”来比喻隐士居住的地方,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环境的赞美之情。
最后,“朝市有真隐,入山无求深”,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之情。诗人认为,在繁华的都市中,真正的隐士仍然存在;但是,有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而进入深山,却失去了真正的隐逸之趣。这里诗人用“朝市有真隐”来赞美真正的隐士,表达了对隐逸之道的崇尚之情。
整首诗以赞美隐士为主题,通过对隐士生活环境的描绘和对隐逸之道的崇尚之情,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、追求内心宁静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真正的隐逸之趣,不要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