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掌与莲花,日久可以托。
意思:神仙掌和莲花,时间长了可以托付。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》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经过华山时的所见所感的诗。作者通过描绘华山的高大、华丽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
首联“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。始识仙掌大,颇似揽造化。”描绘了作者在经过华山时,首次见识到华山仙掌的巨大,仿佛可以揽住天地之间的变化。这里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华山仙掌的壮观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颔联“赤手无所为,风雨漏指罅。”则描绘了作者在华山的恶劣天气下,赤手空拳无所作为的情景。这里通过描绘作者在恶劣天气下的无奈和无助,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雄伟和壮丽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接下来的几联,作者通过描绘华山上的莲花峰、莲花的开放和凋谢,表达了对华山的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作者也通过描述自己听说太守将要经过华山,以及华山仙掌和莲花可以托付给有德之人等情节,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
最后两句“长安道上人,任见不须借。况多耐老药,民将待黄霸。”则表达了作者对长安道上行人的劝诫和对华山中耐老药的期待,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价值和重要性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