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》 仙掌与莲花,日久可以托。

仙掌与莲花,日久可以托。

意思:神仙掌和莲花,时间长了可以托付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》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经过华山时的所见所感的诗。作者通过描绘华山的高大、华丽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 首联“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。始识仙掌大,颇似揽造化。”描绘了作者在经过华山时,首次见识到华山仙掌的巨大,仿佛可以揽住天地之间的变化。这里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华山仙掌的壮观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颔联“赤手无所为,风雨漏指罅。”则描绘了作者在华山的恶劣天气下,赤手空拳无所作为的情景。这里通过描绘作者在恶劣天气下的无奈和无助,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雄伟和壮丽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接下来的几联,作者通过描绘华山上的莲花峰、莲花的开放和凋谢,表达了对华山的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作者也通过描述自己听说太守将要经过华山,以及华山仙掌和莲花可以托付给有德之人等情节,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 最后两句“长安道上人,任见不须借。况多耐老药,民将待黄霸。”则表达了作者对长安道上行人的劝诫和对华山中耐老药的期待,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价值和重要性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。
始识仙掌大,颇似揽造化。
赤手无所为,风雨漏指罅。
又观莲华峰,上有莲开谢。
一朝秋色高,莲叶或飘下。
今闻太守行,见隼画车驾。
仙掌与莲花,日久可以托。
长安道上人,任见不须借。
况多耐老药,民将待黄霸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日久

    读音:rì jiǔ tiān cháng

    繁体字:日久

    意思:时日长。
    《礼记三年问》:“创鉅者其日久,痛甚者其愈迟。”
    《史记远盎晁错列传》:“吴王骄日久,国多姦。”
    清·叶廷琯《吹网录

  • 仙掌

    读音:xiān zhǎng

    繁体字:仙掌

    意思:
    1.汉武帝为求仙,在建章宫·神明台上造铜仙人,舒掌捧铜盘玉杯,以承接天上的仙露,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。
   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立脩茎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。”

  • 莲花

    读音:lián huā

    繁体字:蓮花

    短语:莲 荷 芙蓉 荷花

    英语:lotus

    意思:(莲花,莲花)
    亦作“莲华”。

    1.即荷花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