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作者

《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》

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。
始识仙掌大,颇似揽造化。
赤手无所为,风雨漏指罅。
又观莲华峰,上有莲开谢。
一朝秋色高,莲叶或飘下。
今闻太守行,见隼画车驾。
仙掌与莲花,日久可以托。
长安道上人,任见不须借。
况多耐老药,民将待黄霸。
作品赏析
这首诗《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》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经过华山时的所见所感的诗。作者通过描绘华山的高大、华丽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 首联“往年入关中,道傍见太华。始识仙掌大,颇似揽造化。”描绘了作者在经过华山时,首次见识到华山仙掌的巨大,仿佛可以揽住天地之间的变化。这里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华山仙掌的壮观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颔联“赤手无所为,风雨漏指罅。”则描绘了作者在华山的恶劣天气下,赤手空拳无所作为的情景。这里通过描绘作者在恶劣天气下的无奈和无助,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雄伟和壮丽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接下来的几联,作者通过描绘华山上的莲花峰、莲花的开放和凋谢,表达了对华山的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作者也通过描述自己听说太守将要经过华山,以及华山仙掌和莲花可以托付给有德之人等情节,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 最后两句“长安道上人,任见不须借。况多耐老药,民将待黄霸。”则表达了作者对长安道上行人的劝诫和对华山中耐老药的期待,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价值和重要性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山的保护和传承的期望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
相关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    祇役滞南服,颓思属暮年。
    闲上望京台,万山蔽其前。
    落日归飞翼,连翩东北天。
    涪江适在下,为我久潺湲。
    中叶成文教,德威清远边。
    颁条信徒尔,华发生苍然。
    寄怀三峰守,岐路隔云烟。
  • 2
    [唐]
    关河豁静晓云开,承诏秋祠太守来。
    山霁莲花添翠黛,路阴桐叶少尘埃。
    朱轓入庙威仪肃,玉佩升坛步武回。
    往岁今朝几时事,谢君非重我非才。
  • 3
    [唐]
    春雨如烟又若丝,晓来昏处晚晴时。
    仙人掌上芙蓉沼,柱史关西松柏祠。
    几许岁华销道路,无穷王事系戎师。
    回瞻二妙非吾侣,日对三峰自有期。
本诗词核心关键词
推荐购买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