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暝》 不尽人间世,相逢阁问谁!

不尽人间世,相逢阁问谁!

意思:不尽人间世,相遇合问谁!

出自作者[现代]马一浮的《暝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众山皆暝色,一念自无为》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,展现出一种深远的宇宙观和人生哲理。 首联“众山皆暝色,一念自无为”,诗人以众山皆暝描绘出一种静谧、深沉的氛围,而一念自无为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内心状态。这里的“暝色”既指自然景色,也象征着人生的暮年,而“一念”则表达了一种淡泊、无为的哲学思考。 颔联“独客乾坤里,孤舟双泪垂”,诗人以孤独的旅人为形象,表达了身处茫茫天地间的寂寞和无奈。孤舟双泪垂,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,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、亲人的思念之情。 颈联“天长知水远,日暮令心悲”,天长水远,日暮心悲,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载体,表达了内心的悲凉和哀愁。这里的天长水远,既是对旅途漫长、人生坎坷的感慨,也是对世事无常、人生短暂的感叹。 尾联“不尽人间世,相逢阁问谁”,诗人以不尽的人间世作为结尾,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。相逢阁问谁,既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和迷茫,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难料的无奈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、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的哲学领悟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象丰富,情感深沉、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众山皆暝色,一念自无为。
独客乾坤里,孤舟双泪垂。
天长知水远,日暮令心悲。
不尽人间世,相逢阁问谁!
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
马一浮(1883~1967),幼名福田,字一佛,后字一浮,号湛翁,别署蠲翁、蠲叟、蠲戏老人。浙江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中国现代思想家、诗人和书法家。是引进马克思《资本论》的中华第一人,与梁漱溟、熊十力合称为“现代三圣”(或“新儒家三圣”),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,《浙江大学校歌》的词作者,浙江大学原教授。于古代哲学、文学、佛学造诣精深,又精于书法,合章草、汉隶于一体,自成一家。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。建国后,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、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,是第二、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。所著后人辑为《马一浮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相逢

    读音:xiāng féng

    繁体字:相逢

    短语: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

    英语:come across

    意思:彼此遇见;会见。
   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跳

  • 不尽

    读音:bù jìn

    繁体字:不儘

    英语:not to the utmost

    意思:(不尽,不尽)

    1.未完;无尽。
    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弥子食桃而甘,不尽而奉君。”

  • 人间

    读音:rén jiān

    繁体字:人間

    短语: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

    英语:man\'s world

    意思:(人间,人间)
    亦作“人闲”。

  • 世相

    读音:shì xiàng

    繁体字:世相

    意思:
    1.即世间相。
    明·宋濂《白庵禅师行业碑铭》:“儿患世相起灭不常,将求出世间法,可乎?”明·宋濂《圆明大禅师塔铭》:“虽缠于世相,不能有所证入,而相知最深,铭非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