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楼十二阑干曲,望不尽、愁不尽。
意思:高楼十二栏杆曲,望不尽、愁不尽。
出自作者[宋]无名氏的《天仙子·危楼十二阑干曲》
全文赏析
危楼十二阑干曲,望不尽、愁不尽。
这首诗以“愁”字勾勒出的一片凄凉孤寂的境界,通过远眺、近观、遐想、默念等种种方式,层层抒写其心头难遣的忧愁。
首句“危楼十二阑干曲”七个字,就标明了她所居之地是在高楼的曲栏间,此一境界固已令人有高处不胜寒之感。此句以“曲”字状栏干,说明楼高,且以“危”字示楼之高峻。
次句“望不尽、愁不尽”乃互文修辞,言“望愁也望不尽”。此一“愁”字,表明了她心头的忧愁不是一般的不如意,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和凄苦。
三、四两句写向远望去,只见“天际霞光入水中”,彩霞似落入水中的火光,此一境界本是极壮阔的,但因她心头有“愁”萦绕,便使得这一片壮阔的景象,带上了凄凉的气氛。近处,只见“水痕遥浸群山色”,群山也染上了黯淡之色。这一境界,虽不无宁静感,但仍给人以悲凉之感。
更进一层,只见“独立小楼风已起”,风已起却仍望愁不已,这种凄凉孤寂的心境,实难以言说。于是便退一步以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,以无声的默默独思,来衬托那绵绵的愁情。
最后一句“却倚阑干看落晖”,是全诗最振奋人心的一句,大有“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”的意味。当诗人独自默思之时,终于抬起头来,看到了西边的落日。这一句为景语,写落日又暗示了她即将由默思转为开朗,由愁极转为喜悦。
这首诗以“愁”字勾勒出的一片凄凉孤寂的境界,通过远眺、近观、遐想、默念等种种方式,层层抒写其心头难遣的忧愁。诗中虽无一个可捉摸的具体形象,但全诗却构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图画,这恐怕要算白居易词中“江楼独目吟”的意境吧!
这首诗的意境之所以十分真切而又耐人寻味,主要在于诗中运用了比喻、拟人、对偶、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。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又因语言工致而富于变化。全诗又因语言平易近人,而使意境显得十分真切而耐人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