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遣下盐伤正味,不曾著蜜若为甜。
意思:没有派遣下盐伤害正味,不曾有蜜如果是甜。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食蛤蜊米脯羹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确实是一首赞美食物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一种精心制作的美食,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欣赏。
首先,“倾来百颗恰盈奁,剥作杯羹未属厌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食物的数量和制作方式。诗人说,他收到了满满一盒的美食,可以剥开来做小碗的羹汤,而人们对这种美食的需求似乎无穷无尽。这种描述给人一种丰盛、满足的感觉,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食的品质和吸引力。
“莫遣下盐伤正味,不曾著蜜若为甜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食的口感和味道。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在食物中加入过多的盐,以免破坏其原有的美味;同时也不应该在食物中加入蜂蜜,因为那样会使食物失去原有的甜味。这种描述强调了美食的原汁原味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尊重和欣赏。
“雪揩玉质全身莹,金缘冰钿半缕纤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美食的外观和质感。诗人用“雪揩”形容食物的洁白和细腻,用“玉质”形容食物的质地,用“金缘”形容食物的金边或镶嵌,用“冰钿”形容食物的半透明的质感。这些形容词都给人一种高贵、精致的感觉,进一步强调了美食的价值和吸引力。
最后,“更浙香粳轻糁却,发挥风韵十分添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效果。诗人说在食物中加入一些香粳米轻轻撒上,就能发挥出美食的风韵和魅力,给人一种更加美味的感觉。这种描述强调了美食的制作技巧和效果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赞赏和喜爱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欣赏。它不仅赞美了美食的品质和口感,也强调了美食的制作技巧和效果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