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都下写真叶德明》 我昔山林人不识,或疑謪仙或狂客。

我昔山林人不识,或疑謪仙或狂客。

意思:我从前山林中人不认识,有人怀疑謪仙或狂客人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赠都下写真叶德明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艺术家的形象和他的艺术追求,以及诗人与画家相遇的感慨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句“我昔山林人不识”展现了诗人曾经的隐逸生活,与世无争,人们对他不了解,甚至怀疑他是谪仙或狂客。诗人以“仰看青天不看人”形容自己的高傲性格,醉心于艺术,不问世事,因此不知道人间的青红眼白。 然后,诗人携带破砚进入长安,象征着他开始投身艺术界。然而,这个过程中他的素衣变成了黑色,绿鬓也出现了斑白,意味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经历了许多艰辛和磨砺。 在上林苑中,麒麟和野马并存,而沧洲的鸥鹭与孔鸾飞翔。这里诗人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,表达了在艺术殿堂中,各种风格并存,自己也希望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。 接着,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意效仿汉宫的威仪,也不愿像诗人那样在灞桥风雪中寻找灵感。他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风格。 然后,诗人对叶君的赞美,称赞他的眼光如秋月般明亮,下笔如秋风般生动。叶君不屑于为市井之人作画,只专注于描绘龙章凤姿的公卿。这里也体现了艺术家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艺术的执着。 最后,诗人表达了与叶君相遇的感慨,遗憾相识迟了十年,未能见到叶君年轻时的风采。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艺术的热爱。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家的形象和艺术追求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。同时,通过与画家的相遇,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艺术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昔山林人不识,或疑謪仙或狂客。
仰看青天不看人,醉里那知眼青白。
一携破砚入长安,素衣成缁绿鬓班。
上林麒麟著野马,沧洲鸥鹭缀孔鸾。
汉宫威仪既不入贵人样,灞桥风雪又不见诗人相。
不须览镜照清溪,我亦自憎尘俗状。
叶君著眼秋月明,叶君下笔秋风生。
市人请画即唾骂,只写龙章凤姿公。
与卿肯来为予写襄貌,掷笔掉头欣入妙。
相逢可惜迟十年,不见诗翁昔年少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大臣,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(又作“中兴四大诗人”)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登进士第,历仕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,曾任知奉新县、国子博士、广东提点刑狱、太子侍读、秘书监等职,官至宝谟阁直学士,封庐陵郡开国侯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逝,年八十。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“文节”。

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山林

    读音:shān lín

    繁体字:山林

    短语:树林 原始林 丛林 树丛 林 森林

    英语:mountain forest

    意思:
    1.山与林。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。

  • 狂客

    读音:kuáng kè

    繁体字:狂客

    英语:wild-mannered fellow

    意思:
    1.放荡不羁的人。
    唐·李白《醉后答丁十八》诗:“一州笑我为狂客,少年往往来相讥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