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昔山林人不识,或疑謪仙或狂客。 仰看青天不看人,醉里那知眼青白。 一携破砚入长安,素衣成缁绿鬓班。 上林麒麟著野马,沧洲鸥鹭缀孔鸾。 汉宫威仪既不入贵人样,灞桥风雪又不见诗人相。 不须览镜照清溪,我亦自憎尘俗状。 叶君著眼秋月明,叶君下笔秋风生。 市人请画即唾骂,只写龙章凤姿公。 与卿肯来为予写襄貌,掷笔掉头欣入妙。 相逢可惜迟十年,不见诗翁昔年少。 |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艺术家的形象和他的艺术追求,以及诗人与画家相遇的感慨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句“我昔山林人不识”展现了诗人曾经的隐逸生活,与世无争,人们对他不了解,甚至怀疑他是谪仙或狂客。诗人以“仰看青天不看人”形容自己的高傲性格,醉心于艺术,不问世事,因此不知道人间的青红眼白。 然后,诗人携带破砚进入长安,象征着他开始投身艺术界。然而,这个过程中他的素衣变成了黑色,绿鬓也出现了斑白,意味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经历了许多艰辛和磨砺。 在上林苑中,麒麟和野马并存,而沧洲的鸥鹭与孔鸾飞翔。这里诗人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,表达了在艺术殿堂中,各种风格并存,自己也希望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。 接着,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意效仿汉宫的威仪,也不愿像诗人那样在灞桥风雪中寻找灵感。他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风格。 然后,诗人对叶君的赞美,称赞他的眼光如秋月般明亮,下笔如秋风般生动。叶君不屑于为市井之人作画,只专注于描绘龙章凤姿的公卿。这里也体现了艺术家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艺术的执着。 最后,诗人表达了与叶君相遇的感慨,遗憾相识迟了十年,未能见到叶君年轻时的风采。这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艺术的热爱。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家的形象和艺术追求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。同时,通过与画家的相遇,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艺术的热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