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得似君将雨露,海东万里洒扶桑。
意思:谁能像你将雨水,东海里洒扶桑。
出自作者[唐]殷尧藩的《送源中丞使新罗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出使异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。
首句“赤墀奉命使殊方”,描绘了诗人接受使命,踏上异国他乡的旅程。这里的“赤墀”可能是指朝廷的红色台阶,象征着诗人的高贵地位和重要使命。“使殊方”则表明他出使的地方是异国他乡,充满了未知和挑战。
“官重霜台紫绶光”一句,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官职和地位。这里的“霜台”是汉代御史台中收藏边远地区贡献宝物的地方,象征着诗人监察官员的身份。“紫绶”则是象征高官厚禄的紫色丝带,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重要地位。
“玉节在船清海怪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在船上带着象征权威的玉节,驱赶海怪,表现出诗人的自信和威严。“清海怪”则暗示了旅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,但诗人却以清扫海怪来展现他的勇气和决心。
“金函开诏抚夷王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打开皇帝的诏书,安抚异族国王的场景。这里的“金函”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信任,“诏抚”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的重要职责。
“云晴渐觉山川异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异域风景。这里的“云晴”和“山川异”暗示了异域的风土人情与故乡的不同,表达了诗人对异域的陌生感和新鲜感。
“风便宁知道路长”,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。这里的“风便”暗示了旅程的顺利,“宁知道路长”则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,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面对,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。
最后,“谁得似君将雨露,海东万里洒扶桑。”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,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出使异域的重要性和意义。这里,“雨露”象征着皇帝的恩泽,“扶桑”则是指东方的神树,常被用来比喻日出之处,象征着东方和未知的地方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将皇帝的恩泽洒向海东万里,为异域人民带来福祉的决心和使命感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出使异域的使命感和自豪感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勇气、坚韧、乐观和奉献精神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