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神为主作宗祖。
意思:与神为主作宗祖。
出自作者[元]王哲的《啄木儿·自住自住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典型的道家修行诗,主要描绘了修行的过程和境界。让我们逐步来赏析一下。
首先,“自住自住。离宫受坎户”,这两句诗表明了修行的主体和修行的场所。这里的“自住”可以理解为自我保持,自我控制,也就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。而“离宫”和“坎户”则是道家修行中常用的术语,通常指代道家的修炼场所和方式。离宫是道家修炼的场所之一,而坎户则是指修炼时需要保持内心清净,不受外界干扰。
“自悟自悟。汞中建铅库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修行的另一个阶段,即自我觉悟和自我领悟的过程。汞和铅是道家炼丹术中常用的两种物质,代表了修行的物质基础和内在精神状态。在这里,诗人用汞中建铅库来比喻自我觉悟和领悟的过程,意味着通过内在的修炼,逐渐建立起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物质基础。
“好频频顾。长相觑。上下冲和知去处”,这几句诗描绘了修行的另一个阶段,即对内在精神状态的观察和把握。诗人用“频频顾”和“长相觑”来形容对内在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审视,意味着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审视,逐渐把握内在的精神状态,达到上下冲和的境界。
“渐渐入、云霞路。赤凤儿、飞来振羽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修行的另一个阶段,即逐渐进入更高境界的过程。诗人用“云霞路”来比喻修行的道路,意味着通过不断的修行,逐渐进入更高境界。而“赤凤儿”则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象征,意味着修行者将逐渐获得吉祥和美好的结果。
“饮尽乌江见水府。与神为主作宗祖”,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成果和意义。诗人用“饮尽乌江见水府”来比喻修行者通过修炼获得了更深的智慧和理解,能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世界。而“与神为主作宗祖”则意味着修行者成为了神的主导者和宗祖,意味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和精神层面。
最后,“只把刀圭长安抚。方能教、子伴午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修行者的决心和信心,即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和精神层面,同时也能够教导他人一同修行。这里的“子伴午”可以理解为修行者与他人的相互陪伴和共同修行,意味着修行者不仅自己要修行,还要帮助他人一同修行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道家修行的过程和境界,从自我控制到自我觉悟,从内在精神的观察到把握,再到逐渐进入更高境界和精神层面,最终达到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帮助他人一同修行。这首诗充满了道家哲理和智慧,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。
相关句子
- 全真宗祖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 西路请张道人,於处顺堂画西游》作者:[元]尹志平
- 宗祖全真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 西路请张道人,於处顺堂画西游》作者:[元]尹志平
- 宗祖在先-- 出自《望蓬莱·无无处》作者:[元]高道宽
- 但认取、自家宗祖。-- 出自《步蟾宫·坎离乾兑分子午》作者:[唐]吕岩
- 便认得、自家宗祖。-- 出自《茶瓶儿·孝顺先知金母》作者:[元]王哲
- 明宗祖,悟真禅。-- 出自《长思仙》作者:[元]侯善渊
- 出为主宗盟。-- 出自《太常引 送乐清宗晦山长陈辅贤》作者:[元]朱*颜
- 谁为主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昨夜寒梅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明月谁为主?-- 出自《春怀》作者:[唐]杜牧
- 谁为主。-- 出自《天仙子·眼色媚人娇欲度》作者:[宋]赵长卿
- 金玉谁为主。-- 出自《甘草子·尘所不肯修行》作者:[元]王哲
- 谁为主。-- 出自《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》作者:[元]张翥
- 自有花王为主。-- 出自《十样花·陌上风光浓处》作者:[宋]李弥逊
- 正好与神为主。-- 出自《茶瓶儿·孝顺先知金母》作者:[元]王哲
- 知与理冥,境与神会。-- 出自《偈二首》作者:[宋]释思岳
- 休夸骨瘦与神全。-- 出自《临江仙·祖德绵绵盛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西瞻温洛与神崧。-- 出自《导引·经文纬武》作者:[宋]苏轼
- 今朝祖宴。-- 出自《一斛珠·今朝祖宴》作者:[宋]欧阳修
- 祖道道傍。-- 出自《太常引 予年廿许,时自秦州侍下,还太原,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帝格文祖。-- 出自《赠沈录事江水曹二大使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沈约
- 人生于祖。-- 出自《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》作者:[南北朝]庾信
- 金沙富国祖。-- 出自《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三》作者:[南北朝]庾信
- 药祖完全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 右九日九阳而还元 以上会真集》作者:[元]王吉昌
- 幸遇祖重阳。-- 出自《好离乡 余祖居利州,有李仙者,自彼而来。》作者:[元]王丹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