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霎滂池一霎晴,檐间点滴尚残声。
意思:一个一霎范滂池一一霎晴,檐间点滴还残声。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暮雨既霁,将儿辈登多稼亭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一霎滂池一霎晴,檐间点滴尚残声》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雨后初晴、阳光洒落时的景象,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受。
首联“一霎滂池一霎晴,檐间点滴尚残声”描绘了雨后的变化,先是滂池(即大雨),接着天又转晴,这一瞬间景象的变化被生动地描绘出来。而檐间点滴的残声,则让人想象到雨滴落下时轻敲檐间的声音,仿佛还能听到一般。
颔联“水将树影乱揉碎,月与日光相对明”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。雨水打在树上,将树影搅乱,月光明与日光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,也暗示了心理上的感受,即月光和日光都显得更加明亮。
颈联“试数六霄还五两,坐令夏热作秋清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变化的感慨。他尝试数着天空中渐渐淡去的云层,令酷热的夏天变得清凉。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天气变化的过程,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欣喜之情。
尾联“儿曹小住休归去,更听风蝉子细鸣”是诗人的期待和希望。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停下来,享受这夏日的清凉,同时也能听到风中的蝉鸣,增添生活的乐趣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关爱,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,即欣赏生活中的美好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、阳光洒落时的景象,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受。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,富有诗意,使人仿佛身临其境。同时,诗人的情感真挚深沉,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