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寒食野望吟》 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

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

意思:棠梨花映照着白杨树,都是生死离别处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寒食野望吟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清明》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时人们扫墓祭奠亲人的场景的诗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意象,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。 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”开篇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开篇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哀伤的氛围。乌鸦和鹊鸟在昏暗的乔木上啼叫,这声音在清明寒食的时节,似乎带着一种特殊的哀愁,那是哪家在为逝去的亲人哭泣?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,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础。 “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扫墓的场景,风吹过旷野,纸钱飞舞,这是人们在祭奠逝去的亲人。古墓一座座,青草已经长出,绿色蔓延,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。 “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”这两句以棠梨花映衬白杨树,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,这正是生死别离的地方。在这里,人们不禁要思考生命的无常和亲人的离去,情感进一步深化。 “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人们扫墓祭奠后离开的场景,虽然重泉之下有人哭喊,但声音被萧萧的暮雨声掩盖了,只有人们孤独地离去。这种描绘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,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意象,表达了清明节时人们扫墓祭奠亲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。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怀念,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
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
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
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棠梨

    读音:táng lí

    繁体字:棠梨

    英语:birchleaf pear

    意思:
    1.俗称野梨。落叶乔木,叶长圆形或菱形,花白色,果实小,略呈球形,有褐色斑点。可用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。

  • 白杨

    读音:bái yáng

    繁体字:白楊

    英语:poplar

    意思:(白杨,白杨)

    1.树名。又名毛白杨,俗名大叶杨。
    晋·陶潜《輓歌诗》:“荒草何茫茫,白杨亦萧萧。”

  • 生别

    读音:shēng bié

    繁体字:生別

    意思:(生别,生别)
    谓生生别离。旧题汉·苏武《诗》之三:“握手一长叹,泪为生别滋。”
    唐·沈佺期《拟古别离》诗:“奈何生别者,戚戚怀远游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梦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