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 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 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 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 |
这首诗《清明》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时人们扫墓祭奠亲人的场景的诗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意象,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。 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”开篇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开篇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哀伤的氛围。乌鸦和鹊鸟在昏暗的乔木上啼叫,这声音在清明寒食的时节,似乎带着一种特殊的哀愁,那是哪家在为逝去的亲人哭泣?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,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础。 “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扫墓的场景,风吹过旷野,纸钱飞舞,这是人们在祭奠逝去的亲人。古墓一座座,青草已经长出,绿色蔓延,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。 “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”这两句以棠梨花映衬白杨树,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,这正是生死别离的地方。在这里,人们不禁要思考生命的无常和亲人的离去,情感进一步深化。 “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人们扫墓祭奠后离开的场景,虽然重泉之下有人哭喊,但声音被萧萧的暮雨声掩盖了,只有人们孤独地离去。这种描绘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,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意象,表达了清明节时人们扫墓祭奠亲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。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怀念,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