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病假中南亭闲望》 闲意不在远,小亭方丈间。

闲意不在远,小亭方丈间。

意思:闲意不在远处,小亭方丈之间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病假中南亭闲望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欹枕不视事,两日门掩关》。从标题可以看出,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退隐、静思、远离尘世纷扰的诗篇。 首段“欹枕不视事,两日门掩关。”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,他倚枕不视事,闭门谢客,两日独处。这种行为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官场,选择了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方式。 “始知吏役身,不病不得闲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深刻反思,他认识到,即使没有疾病,为官也十分繁忙,没有闲暇。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向往。 “闲意不在远,小亭方丈间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,他并不追求远离世俗的闲适,而是在方丈间的小亭中就能满足。这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那就是退隐,享受闲适。 “西檐竹梢上,坐见太白山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,他坐在亭子里,可以看到太白山。太白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,象征着高远和静谧,也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。 “遥愧峰上云,对此尘中颜。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愧疚之情,他愧对峰上的云,因为自己的行为让云都感到不满。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退隐行为感到愧疚,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,因为他认为这是他最好的生活方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反思。通过描绘诗人倚枕不视事、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,以及他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高远、静谧的太白山的向往,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欹枕不视事,两日门掩关。
始知吏役身,不病不得闲。
闲意不在远,小亭方丈间。
西檐竹梢上,坐见太白山。
遥愧峰上云,对此尘中颜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方丈

    读音:fāng zhàng

    繁体字:方丈

    英语:abbot

    意思:
    1.一丈见方。
    明·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白傅葬龙门山,四方过者,必奠卮酒;冢前方丈之土,常成泥泞。”

  • 不在

    读音:bù zài

    繁体字:不在

    英语:not be in

    意思:死的婉辞。
    宋·岳珂《桯史朝士留刺》:“凡人之死者,乃称不在。”
    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到了鲁宅,进门听得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