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古缠头曲》 转关护索动有神,雷辊空堂战窗牖。

转关护索动有神,雷辊空堂战窗牖。

意思:转动机关保护索动有神,雷辊空堂打窗户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古缠头曲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对音乐的赞美诗,对一位民间艺人的歌颂诗。诗中描绘了一位技艺高超的“鹍弦铁拨”演奏者,以及一位年轻的“翠鬟女子”,她们在演奏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技艺和情感。 首先,诗人通过描绘这位演奏者的技艺,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民间艺术的敬意。他形容这位演奏者手中的“铁拨”如同“鹍弦”一样,弹奏出的音乐如同天籁之音,世间罕见。这样的描述,不仅表现了演奏者的技艺高超,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敬仰。 接着,诗人又描绘了一位年轻的“翠鬟女子”,她虽然年纪轻轻,但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技艺和情感。她的指法已经达到了呼韩妇的水平,她的演奏充满了情感和力量,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。这样的描绘,不仅表现了年轻人的才华和潜力,也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希望。 最后,诗人通过描述这位民间艺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,表达了对民间艺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这位艺人一生都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,只能困穷到白首之年。然而,当她遇到了一位善良的人时,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。她开始为这位善良的人洗衣做饭,照顾家庭。这样的描述,不仅表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,也表达了诗人对善良和爱的赞美和追求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民间艺术的敬仰,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善良的追求。诗人通过这首诗,向人们展示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,也向人们传达了善良和爱的价值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诗,也是一首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的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鹍弦铁拨世无有,乐府旧工惟尚叟。
一生喙硬眼无人,坐此困穷今白首。
翠鬟女子年十七,指法已似呼韩妇。
轻帆渡海风掣回,满面尘沙和泪垢。
青衫不逢湓浦客,红袖漫插曹纲手。
尔来一见哀骀佗,便著臂韝躬井臼。
我惭贫病百不足,强对黄花饮白酒。
转关护索动有神,雷辊空堂战窗牖。
四弦一抹拥袂立,再拜十分为我寿。
世人只解锦缠头,与汝作诗传不朽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窗牖

    读音:chuāng yǒu

    繁体字:窗牖

    英语:windows

    意思:窗户。
    汉·枚乘《杂诗》之五:“盈盈楼上女,皎皎当窗牖。”
    晋·郭璞《游仙》诗:“朱霞入窗牖,曜灵照空隙。

  • 空堂

    读音:kōng táng

    繁体字:空堂

    意思:空旷寂寞的厅堂。
    汉·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“日黄昏而望绝兮,怅独託于空堂。”
    三国·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十七:“独坐空堂上,谁可与欢者。”
    唐·王维

  • 转关

    读音:zhuǎn guān

    繁体字:轉關

    意思:(转关,转关)

    1.以转动控制开合的机轴。
    《六韬军用》:“渡沟堑飞桥,一闲,广一丈五尺,长二丈以上,着转关辘轳。”
    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