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偈颂二百零五首》 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

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

意思:见怪不怪,他怪自己坏。

出自作者[宋]释正觉的《偈颂二百零五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深刻的哲学和宗教思考,主要涉及佛教的观念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句“唯只一真心”,强调只有一颗真诚的心才是关键。这与佛教中的“一心”观念相符,认为人的本性是纯净无染的,只因妄想执着而产生烦恼。 “三缘坐断谁升沉”中的“三缘”是指佛教中的业力、烦恼和果报,这句话表达了这些因缘的断绝,无人能够预测或控制生命的升降沉浮。 “遂成十法界,六道轮回自障碍”描述了佛教中的世界观,即存在十种不同的境界和六种类型的生死轮回,这些都是自我修行的障碍。 “不见一法即如来,方得名为观自在”这句话强调只有摆脱一切执着,才能达到如来的境界,也才能真正自在地观察和理解一切。 “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”表达了对于世间奇异事物的态度,认为不因其奇异而惊恐,其奇异自然就会消失。 “灵从何来,圣亦何在”这句话是对灵性和圣性的探讨,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理解的境界。 最后一句“拄杖敲时灶堕摧,一片虚明绝中外”则形象地描绘了修行的过程,用拄杖敲打灶台,象征着打破执着和障碍,达到一片虚明、超脱内外的境界。 整首诗充满了哲学和宗教的深刻思考,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佛教的修行观念和人生哲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唯只一真心,三缘坐断谁升沉。
遂成十法界,六道轮回自障碍。
不见一法即如来,方得名为观自在。
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
灵从何来,圣亦何在。
拄杖敲时灶堕摧,一片虚明绝中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见怪

    读音:jiàn guài

    繁体字:見怪

    短语:嗔 怪

    英语:mind

    意思:(见怪,见怪)

    1.见到怪异的事物。
    《庄子应帝王》:“嘻!子之

  • 见怪不怪

    解释

    见怪不怪 jiànguài-bùguài

    [face the fearful with no fears;become inured to the mysterious] 遇到怪异的现象或事物沉着镇静,不受惊扰

  • 不怪

    读音:bù guài

    繁体字:不怪

    意思:
    1.不怪异。
    唐·陆龟蒙《怪松图赞》:“呜唿!木病而后怪,不怪不能图其真。”

    2.不责备;不埋怨。
    《照世杯》卷二:“徐管家道: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