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知修道者,难免不亡身。
意思:岂不知修道的人,难免不亡身。
出自作者[唐]姚合的《哭砚山孙道士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修短皆由命,暗怀师出尘。岂知修道者,难免不亡身。永秘黄庭诀,高悬漉酒巾。可怜白犬子,闲吠远行人。》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的诗,它以一种深情的、内省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、命运和修道的理解。
首两句“修短皆由命,暗怀师出尘”,表达了人生的长短、荣辱、贫富,都是天命所定,而内心深处却向往着超脱尘世,寻求一种清净的境界。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修道的向往,为整首诗定下了一种深沉、内敛的情感基调。
“岂知修道者,难免不亡身”,揭示了修道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。修道者虽然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,但不可避免地也会面临自身的消亡,这体现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。这种理解是对修道者的一种深刻揭示,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洞察。
“永秘黄庭诀,高悬漉酒巾。可怜白犬子,闲吠远行人。”最后两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修道的生活状态。“黄庭诀”是修道的秘诀,“漉酒巾”则是修道者用来滤酒的巾巾,这两者都象征着修道的生活方式。而“白犬子”则象征着忠诚和担忧,它可能会因为主人外出修道而感到孤独或担忧。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孤独、清净而又充满担忧的生活状态,进一步揭示了修道的艰辛和人生的复杂。
这首诗以一种深沉、内省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哲理,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修道的向往。它提醒我们,人生无常,我们需要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,而修道正是其中一种途径。同时,修道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,而是面对现实并从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最后,这首诗也提醒我们,我们需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,包括我们的家人和朋友,因为在我们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过程中,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或担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