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手取鱼如拾块,布网鸣舷攻腹背。
意思:赤手拿鱼如拾块,布网在船舷进攻腹背。
出自作者[宋]陈师道的《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捕鱼和放生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,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。
首段描绘了捕鱼的场景,诗人用生动的语言,将捕鱼的过程描绘得如临眼前,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和刺激。诗人用“赤手取鱼如拾块”来形容捕鱼的容易,又用“布网鸣舷攻腹背”来描绘捕鱼的艰辛。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捕鱼的辛苦,也让人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接着,诗人对捕鱼行为进行了反思,他指出捕鱼者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,而忽视了长远的影响。“岂知激浊与清流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捕鱼者破坏生态的批评,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。
然后,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。“居士仁心到鱼鸟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,他认为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。接着,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理想,他希望社会能够宽容对待生命,不要轻易破坏生命。“宁容网目漏吞舟,谁能烹鲜作苛碎”,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对待生命的期望,他希望法律能够保护每一个生命,不要让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。
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。“我亦江湖钓竿手,误逐轻车从下濑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,“生当得意落鸥边,何用封侯堕鸢外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。他认为生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自由,不应该被束缚和限制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哲理的诗,它通过对捕鱼和放生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,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。这首诗的语言生动、富有感染力,使人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