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御製读五代周史》 温恭非不济,感遇志如兹。

温恭非不济,感遇志如兹。

意思:谦恭不是不成功,感激遇到志如此。

出自作者[宋]夏竦的《奉和御製读五代周史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对明识的怀念以及对他卓越才能的赞扬。 首句“文伯怀明识,英规世所推”表达了作者对明识的深深怀念,明识的聪明才智被世人所推崇。 “济时陈策画,急用备论思”表达了明识的济世之策,他的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 “隘郭爰增广,烦音亦改为”表达了明识对于城郭的改进,以及对于繁琐乐章的改革,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实际才干和聪明才智。 “温恭非不济,感遇志如兹”则表达了明识的温文尔雅和谦逊,尽管他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,但他的志向和决心仍然令人感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述明识的聪明才智、实际才干和温文尔雅,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有才能、有抱负之人的赞美和鼓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文伯怀明识,英规世所推。
济时陈策画,急用备论思。
隘郭爰增广,烦音亦改为。
温恭非不济,感遇志如兹。
作者介绍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。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江州德安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大臣、古文字学家,夏承皓之子。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

夏竦以文学起家,曾为国史编修官,也曾任多地官员,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,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,后任陕西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等职。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,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感遇

    读音:gǎn yù

    繁体字:感遇

    英语: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

    意思:
    1.感激知遇。
    晋·庾亮《上疏乞骸骨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既今恩重命轻

  • 不济

    (1).谓不渡河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使六卿帅诸侯之师以进,及 涇 ,不济。” 汉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后大军所以临 江 而不济者,以 韩约 、 马超 逋逸迸脱,走还 凉州 ,復欲鸣吠……故且观兵旋旆。”
    (2).不成功。《管子·大匡》:“事之济也,在此时;事若不济,老臣死之。” 唐 袁郊 《红线》:“ 红线 曰:‘某之行,无不济者。’” 清 陈梦雷 《绝交书》:“不孝所
  • 温恭

    读音:wēn gōng

    繁体字:溫恭

    意思:(温恭,温恭)
    温和恭敬。
    《书舜典》:“濬哲文明,温恭允塞。”
    孔颖达疏:“温和之色,恭逊之容。”
    《诗商颂那》:“自古在昔,先民有

  • 非不

    读音:fēi bù

    繁体字:非不

    意思:非常;极其。
    《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》:“□□将书来苦嘱,非不慇懃。”
    蒋礼鸿通释:“‘非不殷勤’,就是非常殷勤,极其殷勤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