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哭妓徐素》 月明花向灯前落,春尽人从梦里逢。

月明花向灯前落,春尽人从梦里逢。

意思:月花向灯前落,春把人从梦里相逢。

出自作者[明]唐寅的《哭妓徐素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深深的爱情和人生的无常。 首句“清波双佩寂无踪,情爱悠悠怨恨重”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,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,一对曾经深爱的恋人,如今已经消失在清凉的江水中,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情爱和无尽的怨恨。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含蓄,引人深思。 “残粉黄生银扑面,故衣香寄玉关胸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爱情的残缺和永恒。残粉和故衣的香气,象征着过去的爱情和记忆,它们深深地烙印在诗人的心中,即使时间也无法抹去。 “月明花向灯前落,春尽人从梦里逢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。花在月下凋零,春天终将过去,而人只能在梦中与所爱的人重逢。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,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。 最后,“再托生来侬未老,好教相见梦姿容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未来的希望。诗人相信,如果他们能在来世再生于世,他依然年轻,能够再次见到他的爱人,那时的他会在梦中保持最美的容颜。这种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深深的期盼,使得这首诗充满了人性的光辉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深情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,表达了深深的爱情和对人生的理解。它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清波双佩寂无踪,情爱悠悠怨恨重。
残粉黄生银扑面,故衣香寄玉关胸。
月明花向灯前落,春尽人从梦里逢。
再托生来侬未老,好教相见梦姿容。
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
唐寅(1470年3月6日-1524年1月7日),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,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。字伯虎,后改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,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

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,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,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“晋昌唐寅”落款。而到了唐初,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,被封为“莒国公”,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“鲁国唐生”。到了明代,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,死于土木堡之役。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、桥里间一代。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,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。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,唐寅不负父望,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。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,次年入京应战会试。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,从此游荡江湖,埋没于诗画之间,终成一代名画家。

绘画宗法李唐、刘松年,融会南北画派,笔墨细秀,布局疏朗,风格秀逸清俊。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,色彩艳丽清雅,体态优美,造型准确;亦工写意人物,笔简意赅,饶有意趣。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,洒脱秀逸。书法奇峭俊秀,取法赵孟頫。

绘画上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,又称“明四家”。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月明

    读音:yuè míng

    繁体字:月明

    意思:
    1.月光明朗。
    唐·白居易《崔十八新池》诗:“见底月明夜,无波风定时。”
    元·袁士元《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》:“小桥夜静人横笛,古渡月明僧唤舟。”<

  • 尽人

    读音:jìn rén

    繁体字:儘人

    意思:(尽人,尽人)
    人人;所有的人。
    宋·王禹偁《五福先后论》:“夫贫富夭寿,人之定数,天之常道,尽人不能易之。”
    《花月痕》第四六回:“民生颠沛,国帑空虚,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