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五月欲飞沙,鼍鸣窟中如打衙。
意思:洞庭湖五月欲飞沙,鼍呜窟中如打衙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无锡道中赋水车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诗,通过对联尾鸦、蜕骨蛇、云阵、稻芽、飞沙、鼍鸣等生动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事活动的关注。
首句“翻翻联联衔尾鸦,荦荦确确蜕骨蛇”,形象地描绘了乌鸦的群飞景象,这些联联衔尾的乌鸦仿佛在翻翻起舞,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。而“蜕骨蛇”则暗示了蛇已经完成了蜕变,正在静静地躺在那里,这又给人一种静态的安宁感。这种动静结合的描绘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“分畴翠浪走云阵,刺水绿针抽稻芽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。田野里,翠绿的稻苗在风中摇曳,像是一阵阵云海涌动;河里,绿色的水草在水中摇摆,仿佛是一队队行进的队伍。而“刺水绿针抽稻芽”则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,他们正在插秧,绿色的稻苗像是一根根绿色的针一样扎入水中。这些生动的描绘,让人感受到农事活动的繁忙和喜悦。
“洞庭五月欲飞沙,鼍鸣窟中如打衙”两句,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。洞庭湖的五月,飞沙走石,这让人感到自然的威力。而“鼍鸣窟中如打衙”则描绘了鼍(即扬子鳄)在洞庭湖中发出的声音,如同衙门里的击鼓声,让人感到自然的威严和神秘。
最后两句“天公不见老农泣,唤取阿香推雷车”,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的敬畏。尽管自然界的威力巨大,但农民们仍然辛勤耕耘,他们的努力和坚韧让人感动。同时,作者也表达了对天公的敬畏,他希望天公能够听到老农的哭泣,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的生动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事活动的关注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天公的敬畏。这种对自然和人类的关注和关怀,让人感到人性的温暖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