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过宋都,泊舟双庙侧。
意思:八月经过宋国都城,泊船双庙旁。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谒双庙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沉郁悲凉、慷慨壮志的基调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。
首段“八月过宋都,泊舟双庙侧。永怀此忠良,遗烈传碑刻。”描绘了诗人八月经过宋都,停泊在双庙附近的情景。诗人怀想这位忠良,其事迹通过碑刻流传下来。
二、三段“五位俨朝裾,千年同血食。当时多苟生,贵爵曾谁识。”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在世时的景象,他俨然像站在朝廷前一样,千年以来,他都与血食同在。然而,当时有很多人苟且偷生,即使贵为爵位,又有谁真正理解他的志向。诗人通过对比,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。
四、五段“纵今有丘坟,都已荒荆棘。古人非轻死,於义实罕得。”诗人感叹即使现在坟墓尚在,也已经长满荒草。但古人并不轻视死亡,在道义上,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是罕见的。
六、七段“英骨化埃尘,令名同鸟翼。飞翔出后世,景慕无终极。”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死后,他的英名如同鸟翼一般飞翔于后世,令人景慕无终极。
最后一段“岂若目前荣,未殁声已息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,他认为像这位历史人物那样舍生取义的精神,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被忽视。
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,表达了诗人对忠良的赞美和对现实的反思。诗中充满了沉郁悲凉、慷慨壮志的基调,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