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作者

《谒双庙》

八月过宋都,泊舟双庙侧。
永怀此忠良,遗烈传碑刻。
五位俨朝裾,千年同血食。
当时多苟生,贵爵曾谁识。
纵今有丘坟,都已荒荆棘。
古人非轻死,於义实罕得。
英骨化埃尘,令名同鸟翼。
飞翔出後世,景慕无终极。
岂若目前荣,未殁声已息。
西登孝王城,王气由邦国。
作品赏析
这首诗以沉郁悲凉、慷慨壮志的基调,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。 首段“八月过宋都,泊舟双庙侧。永怀此忠良,遗烈传碑刻。”描绘了诗人八月经过宋都,停泊在双庙附近的情景。诗人怀想这位忠良,其事迹通过碑刻流传下来。 二、三段“五位俨朝裾,千年同血食。当时多苟生,贵爵曾谁识。”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在世时的景象,他俨然像站在朝廷前一样,千年以来,他都与血食同在。然而,当时有很多人苟且偷生,即使贵为爵位,又有谁真正理解他的志向。诗人通过对比,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。 四、五段“纵今有丘坟,都已荒荆棘。古人非轻死,於义实罕得。”诗人感叹即使现在坟墓尚在,也已经长满荒草。但古人并不轻视死亡,在道义上,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是罕见的。 六、七段“英骨化埃尘,令名同鸟翼。飞翔出后世,景慕无终极。”描绘了这位历史人物死后,他的英名如同鸟翼一般飞翔于后世,令人景慕无终极。 最后一段“岂若目前荣,未殁声已息。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,他认为像这位历史人物那样舍生取义的精神,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被忽视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,表达了诗人对忠良的赞美和对现实的反思。诗中充满了沉郁悲凉、慷慨壮志的基调,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。
相关诗词
  • 1
    [元]
    长堤千里,过睢阳、隐约江山如故。
    忆昔斑衣为寿日,伯仲埙篪歌舞。
    博胜香囊,笑争瓜葛,膝上王文度。
    西城南浦,月明扶醉归路。
    重来华发苍颜,故人应怪我,平生羁旅。
    仲也风流今已矣,俯仰人间今古。
    阏伯层台,六王双庙,尽是经行处。
    感时怀旧,一襟清泪如雨。
  • 2
    [宋]
    唐祚中不振,孽胡恣奸骄。
    君德弗克终,治乱在一朝。
    渠魁睥神器,四海俱动摇。
    向来为厉阶,其迹已冰消。
    中兴功孰盛,张许冠百僚。
    堂堂二公烈,千古名不凋。
    义胆极华岳,忠肝齐斗杓。
    平生慕节义,卜居祠匪遥。
    丹青就湮郁,古屋风萧萧。
    英灵如可问,激懦讨惛妖。
  • 3
    [宋]
    国凭节义壮洪基,激厉颓风属圣时。
    曾屈帝尊亲降辇,可因祈福幸公祠。
本诗词核心关键词
推荐购买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