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监试呈诸试官》 缅怀嘉祐初,文格变已甚。

缅怀嘉祐初,文格变已甚。

意思:缅怀嘉佑初,文格变化已经很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监试呈诸试官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自述,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坚持,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文坛现状的不满。 首段作者表达了自己原本是一个山野之人,以采薪为生,虽然文辞不多,但出于对文学的热爱,仍然坚持创作。然而,作者也坦承自己的作品往往写完就忘记,表现出一种懒散的态度,已经多年没有再穿麻衣,甚至渴望墨水一样的生活。 接下来的段落中,作者表达了对科举考试的无奈和不满,每当听到科举诏书下发,就会感到白汗如流。同时,他也对当前文坛的状况表示不满,认为虽然有很多人参与评鉴,但真正优秀的作品却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。 作者在诗中用“刍荛”比喻自己的作品,虽然数量众多,但质量却难以保证。他也用“千金碎全璧,百衲收寸锦”来比喻当前文坛的现状,认为许多作品被割裂、破坏,失去了原有的价值。 最后,作者表达了对过去文学风格的怀念,认为那时文风淳朴自然,如同吃椹一样简单易懂。同时他也呼吁人们重视文学的传承和发展,不要让文学沦为权力的玩物。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情感真挚,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,同时也对当前文坛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本山中人,寒苦盗寸廪。
文辞虽少作,勉强非天廪。
既得旋废忘,懒惰今十稔。
麻衣如再著,墨水真可饮。
每闻科诏下,白汗如流渖。
此邦东南会,多士敢题品。
刍荛尽兰荪,香不数葵荏。
贫家见珠贝,眩晃自难审。
缅怀嘉祐初,文格变已甚。
千金碎全璧,百衲收寸锦。
调和椒桂酽,咀嚼沙砾碜。
广眉成半额,学步归踔踸。
维时老宗伯,气压群儿凛。
蛟龙不世出,鱼鲔初惊淰。
至音久乃信,知味犹食椹。
至今天下士,微管几左衽。
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文格

    读音:wén gé

    繁体字:文格

    英语:Weng

    意思:文章的风格、格调。
    唐《郡斋卧疾赠昼上人》诗:“夙陪翰墨徒,深论穷文格。”
    宋·陆游《入蜀记》卷四:“至韩吏部、柳柳州大

  • 缅怀

    读音:miǎn huái

    繁体字:緬懷

    短语:志哀 挽 凭吊 哀 睹物思人 追悼 悲悼 哀悼 悼

    英语:recall

    意思:(缅怀,缅怀)
    遥想;追念。<

  • 初文

    读音:chū wén

    繁体字:初文

    英语:ancient character

    意思: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,多是独体字。与“后起字”相对而言。
    章炳麟《文始叙例》:“于是刺取《说文》

  • 已甚

    读音:yǐ shèn

    繁体字:已甚

    英语:excessive

    意思:过甚,太过。
    《论语泰伯》:“人而不仁,疾之已甚,乱也。”
    《汉书霍光传》:“光每朝见,上虚己敛容,礼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