遂令一时暂不雨,辄以困急号天翁。
意思:于是命令一个暂时不下雨,就以急困号天翁。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答杨辟喜雨长句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对时政的批评和对农业生产的忧虑,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吏治的不满。
首先,诗人通过描述阴阳的循环变化,引出对时政的批评。他认为阴阳的升降、环回变化是自然的规律,而时政却不能顺应这种规律,导致岁时的丰歉无常。诗人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表示了深深的忧虑。
接着,诗人提出了解决之道,即“均节收歛勤人功”,即公平节制地收取赋税,勤勉地治理人民。他认为只要政府能够这样做,就能够保证人民的粮食供应,即使遇到水旱灾害,也能够通过补救措施来弥补损失。然而,现实中的吏治却不如诗人所期望的那样。
诗人进一步批评了吏治的问题,包括官吏的愚昧、不善政,人民的游惰和离开农业等。同时,他也指出了赋税的急迫和兼并现象,这些都导致了农民辛苦一年的收获被消耗得比蜜蜂还多。
尽管近年来年年丰收,但人民的房屋却常常空空如也。一旦暂时不下雨,人民就会感到困急,甚至呼天号地。诗人认为这是天在怜悯人民,而并非吏治的问题。在诗的结尾,诗人表达了对天降甘泽的期待,并鼓励农民努力耕种,官吏也应该感到惭愧和内疚。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对吏治的不满,同时也表达了对天意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,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出来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