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行春难尽美,非风即雨辄成差。
意思:自古以来在春季难以尽善尽美,不是风就是雨就成差。
出自作者[宋]白玉蟾的《次韵彬上人见惠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象轮、毗耶、诗窍禅关、三眠柳、六出花等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,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。
首句“象轮何事过毗耶”,以象轮与毗耶对比,象征友人的诗才与佛学造诣。毗耶在印度是佛教中心,象轮则是佛教的象征,这里用象轮来比喻友人,可见对其才华的极高赞扬。
“诗窍禅关事一家”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诗歌和禅学方面的造诣,将二者联系在一起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全面才华的赞赏。
“自古行春难尽美,非风即雨辄成差”两句,以春天行路,非风即雨,比喻人生之路,困难重重,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和鼓励。
“我文柔似三眠柳,君句清如六出花”两句,以柔美的文字和清新的诗句比喻友人的文笔,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美。
最后,“应悟已公茅屋下,拟之早已涉河沙”两句,以已公茅屋和涉河沙两个典故,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,希望他能领悟其中的道理,不断前行。
整首诗语言优美,寓意深远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和祝福。同时,它也展示了诗歌艺术的魅力和深度,让人在欣赏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