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》 相思临水下双泪,寄入并汾向洛川。

相思临水下双泪,寄入并汾向洛川。

意思:相思到水下眼泪,寄到并州、汾州向洛!。

出自作者[唐]令狐楚的《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重过晋祠》,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晋祠的深深怀念之情。 首联“不立晋祠三十年,白头重到一凄然。”作者经过三十年的时间,再次来到晋祠,此时已是白发苍苍,故有“白头重到”之感。这个变化过程,实际上也是作者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,从年轻时候开始怀念晋祠,到中年时期不能来此,再到晚年再次来到这里,每一次的变迁都给作者带来深深的感慨。 颔联“泉声自昔锵寒玉,草色虽秋耀翠钿。”这两句描绘了晋祠的美景。泉声如同寒玉一般铿锵,即使是在秋天,草色也像翠钿一样耀眼。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晋祠的自然之美。 颈联“少壮同游宁有数,尊荣再会便无缘。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同游伙伴的怀念之情。作者在年轻时曾与他们一同游览晋祠,但这样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如今再次相会,却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变得不可能。这种对比和转折,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。 尾联“相思临水下双泪,寄入并汾向洛川。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晋祠的思念之情。作者在临水之地思念晋祠,不禁流下双泪,泪水化作诗文,向并州汾河之滨和洛阳川地传达自己的相思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再次来到晋祠的情景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,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不立晋祠三十年,白头重到一凄然。
泉声自昔锵寒玉,草色虽秋耀翠钿。
少壮同游宁有数,尊荣再会便无缘。
相思临水下双泪,寄入并汾向洛川。
作者介绍
令狐楚(766或768年—837年12月13日),字壳士,自号白云孺子。宜州华原(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)人,先世居敦煌(今属甘肃)。唐朝宰相、文学家。

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(791年)进士。唐宪宗时,擢职方员外郎,知制诰。后为皇甫镈推荐,被任命为翰林学士。出为华州刺史,拜河阳节度使。入为中书侍郎,同平章事。宪宗去世,为山陵使,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。唐敬宗继位后,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、东都留守、天平军节度使、吏部尚书,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,封彭阳郡公。后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。开成二年(837年)病逝,年七十二。追赠司空,谥号“文”。累赠太尉。

令狐楚才思俊丽,尤善四六骈文。他常与刘禹锡、白居易等人唱和。其诗“宏毅阔远”,尤长于绝句。有《漆奁集》一百三十卷,又编有《元和御览诗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洛川

    读音:luò chuān

    繁体字:洛川

    意思:洛水。即今河南省·洛河。
    三国·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容与乎阳林,流沔乎洛川。”
    南朝·宋·鲍照《拟古》诗之四:“日夕登城隅,周迴视洛川。”
    唐·

  • 相思

    读音:xiāng sī

    繁体字:相思

    英语:love knot

    意思:
    1.彼此想念。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。
    汉·苏武《留别妻》诗:“生当复来归,死当长相思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