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能无愧》 十两新绵褐,披行暖似春。

十两新绵褐,披行暖似春。

意思:有两个新绵衣,分开走暖似春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能无愧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,充满了亲情和关爱。通过细腻的描述,展现了老人在家庭中受到悉心照顾和关爱的画面。 首联“十两新绵褐,披行暖似春”,通过描述老人披着新制的棉褐,感受到了温暖如春的舒适,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关爱。颔联“一团香絮枕,倚坐稳于人”,则通过描述老人靠着香絮枕坐得稳稳当当,表现了老人在家中的安逸生活。 颈联“婢仆遣他尝药草,儿孙与我拂衣巾”,进一步描绘了家庭成员对老人的悉心照顾,婢仆为老人尝药草,儿孙为老人拂衣巾,展现了亲情和关爱。尾联“回看左右能无愧,养活枯残废退身”,则表达了老人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和自我安慰,感觉自己能够无愧地生活在这个家庭中。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亲情,让人感受到老人受到关爱和尊重的温暖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十两新绵褐,披行暖似春。
一团香絮枕,倚坐稳于人。
婢仆遣他尝药草,儿孙与我拂衣巾。
回看左右能无愧,养活枯残废退身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