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夏日书事》 短褐披犹懒,长裾曳岂能。

短褐披犹懒,长裾曳岂能。

意思:粗布披露还是懒,长下摆拖着能。

出自作者[宋]魏野的《夏日书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寻常苦出门,况复在炎蒸》是一首描绘炎热天气中穷苦百姓艰难出行的诗。诗中通过描绘炎热的天气、穷苦百姓的衣着、行动以及他们对于清凉环境的渴望,展现了他们的艰辛生活。 首句“寻常苦出门,况复在炎蒸”直接点明主题,表达了出行的艰难。在炎热的天气中,出门劳作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是一种痛苦的体验。接下来的几句诗则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艰辛。“短褐披犹懒,长裾曳岂能”这两句通过描绘穷苦百姓的衣着,表达了他们在炎热天气中的疲惫和无奈。他们身上的粗布短衣已经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,更别说长裾曳的行动会更加困难。 “松风轻赐扇,石井胜颁冰”这两句则描绘了他们对清凉环境的渴望。松风轻赐扇,表达了他们对于一丝丝清凉的风的渴望,而石井胜颁冰,则表达了他们对井水带来的清凉感到欣喜。这两句诗反映了他们在炎热天气中的无奈和期待。 最后,“只此贫无事,常愁不易胜”这两句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担忧。即使是在平静无事的时候,他们也常常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感到难以承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炎热天气中穷苦百姓的艰辛出行,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痛苦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读来让人深感同情和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寻常苦出门,况复在炎蒸。
短褐披犹懒,长裾曳岂能。
松风轻赐扇,石井胜颁冰。
只此贫无事,常愁不易胜。
作者介绍
魏野(960~1019),字仲先,号草堂居士,北宋诗人。他原为蜀地人,后迁居陕州(今河南陕县)。诗效法姚合、贾岛,苦力求工;但诗风清淡朴实,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。他一生清贫,却又不随波逐流,为后人称道。代表诗作有《寻隐者不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岂能

    读音:qǐ néng

    繁体字:豈能

    英语:how could; can; how is it possible

    详细释义:怎能、那能。左传?昭公九年:『文之伯也,岂能改物。』孟子?梁惠王

  • 短褐

    读音:duǎn hè

    繁体字:短褐

    英语:coarse cloth jacket

    意思:
    1.粗布短衣。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。
    《墨子非乐上》:“昔者齐康公,兴乐万,万人不可衣短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