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恐魍魉夺,山行亦自摧。
意思:常常担心一些改变,山走自己也被摧毁。
出自作者[宋]郑魁的《端砚铭》
全文创作背景
郑魁的《端砚铭》是一首描写端砚的诗,创作背景与端砚的制作和使用有关。端砚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,因其产于广东端州(今肇庆市)而得名。端砚的制作历史悠久,工艺精湛,以石质细腻、滋润、发墨不损毫等特点而著称,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。
在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对端砚的制作和使用的描绘,表达了对端砚的赞美之情。诗中的“仙翁种玉芝,耕得紫玻璃”描述了端砚的石材来历和质地,而“磨出海鲸血,凿成天马蹄”则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使用和创作过程。同时,诗人还用“润应通月窟,洗合就云溪”来形容端砚的滋润和清洗,表现出对端砚的保养之道的理解。
因此,可以说《端砚铭》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对端砚这一文房之宝的欣赏和使用有关,表达了对传统手工艺品的热爱和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