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济处,德山行。
意思:临济处,德山行。
出自作者[宋]王安石的《诉衷情·莫言普化祗颠狂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关于禅宗的普化禅师的描绘,通过描绘他的行为和言语,表达了禅宗的哲学理念和修行方法。
首先,诗中描述普化禅师的行为,他“颠狂”而“作津梁”,这表明他是一个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禅师,他的行为在禅宗中常常被视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,旨在引导弟子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。
然后,诗中描述普化禅师在瞬间“打个斤斗”,这通常被视为禅修中的一种技巧,旨在帮助弟子们从日常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,进入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状态。这个动作也象征着普化禅师的精神飞跃,他跳过了“羲皇”,也就是跳过了传统的哲学和宗教观念,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。
接着,诗中描述普化禅师在“临济处,德山行”的地方行事。临济和德山都是禅宗的重要地点,临济是临济宗的发源地,德山是德山派的重要场所。这里可能暗示普化禅师在临济和德山派的精神指导下行事。
最后,“果承当”表示普化禅师的行为是真实的、真诚的,他接受并实践了禅宗的理念和修行方法。而“认作心诚,也是寻香”则表达了普化禅师的行为不被视为普通的行动,而是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实践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普化禅师的精神境界和修行方法,表达了禅宗的哲学理念和修行方法。它鼓励人们超越世俗观念,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,同时也强调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