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有心终有愧,圣贤无命亦无成。
意思:在地方有心里始终有愧,圣贤没有命令也没有成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反感愤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膊膊庭树鸡初鸣,嗈嗈天衢雁南征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并表达人生哲理的诗,它以鸡鸣、雁行等象征季节和时间的意象为引子,通过对比百年朝露和万事浮云的短暂易变,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首联“膊膊庭树鸡初鸣,嗈嗈天衢雁南征”,诗人以庭院中初鸣的鸡声和空中南飞的雁阵为引子,描绘出清晨的景象,暗示着时间的流逝。鸡鸣雁行,既表达了季节的变化,又象征着人生的早晨,提醒人们珍惜时光。
颔联“百年朝露岂长久,万事浮云常变更”,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主题。百年如朝露,短暂而易逝;万事如浮云,变幻莫测。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。
颈联“出处有心终有愧,圣贤无命亦无成”,诗人反思了自己的人生选择,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困惑。一方面有心出仕报国,为民造福;另一方面又深知命运无常,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果而终。这种矛盾心理,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尾联“西畴虽薄可自力,双犊且当乘雨耕”,诗人从反思中走出,重新面对现实,决定在故乡努力耕作,自食其力。虽然耕作不多,但能在雨中耕作也是一种幸福。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。
总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困惑,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,使得诗歌主题鲜明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慨良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