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龙川道士》 飞鸣闾巷中,稍与季子亲。

飞鸣闾巷中,稍与季子亲。

意思:飞鸣巷中,比较与你亲近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龙川道士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道士的深厚友情,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困苦与坚守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,展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和生活的艰辛。 首段,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迁移至龙川后,与平生人失去联系的孤独境况,只能倾尽所有购买破屋,为自己在风雨中遮蔽身体。这时,一位道士出现了,他的超然脱俗给诗人带来了慰藉。 在接下来的诗中,诗人描述了与道士相处的三年时光,两人的关系愈发亲近。道士不仅关心诗人的生活,还帮他修理破屋。然后,道士送别诗人离开重岭,长揖告别。道士表示他将在十年后建成玉皇宫,然后离开中原。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诗人的归隐生活,他回到箕颍,过上了掩关的白日生活。突然有一天,仆人告诉他,门口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。诗人问起他的来历,客人笑着指向南方的天空。诗人心中知道故人到来,惊喜不已。他表示自己年老体衰,只有二顷田,每年种植麦禾,勉强免于饥寒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描写了诗人与道士的深厚友情,以及他们在困苦中的相互扶持。诗人的描绘生动,语言流畅,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他们的情感与生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昔我迁龙川,不见平生人。
倾囊买破屋,风雨庇病身。
颀然一道士,野鹤堕鸡群。
飞鸣闾巷中,稍与季子亲。
刺口问生事,褰裳观运斤。
俯仰忽三年,愈久意愈真。
送我出重岭,长揖清江滨。
方营玉皇宫,栋宇期一新。
成功十年後,脱身走中原。
见公心自足,徒步非我勤。
我归客箕颍,昼日长掩关。
仆夫忽告我,门有万里宾。
问其所从来,笑指南天云。
心知故人到,惊喜不食言。
我老益不堪,惟有二顷田。
年年种麦禾,仅能免饥寒。
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闾巷

    读音:lǘ xiàng

    繁体字:閭巷

    英语:alley; lane; alleyway

    意思:(闾巷,闾巷)

    1.里巷;乡里。
    《战国策秦策一》:“卖僕售乎闾巷者,良僕

  • 季子

    读音:jì zǐ

    繁体字:季子

    英语:plum

    意思:
    1.指春秋时吴季札。为吴王寿梦少子。不受君位,封于延陵,号延陵季子,省称“季子”。歷聘各国,过徐,徐君爱其剑,季子为使上国,未与。及返,徐

  • 飞鸣

    读音:fēi míng

    繁体字:飛鳴

    意思:(飞鸣,飞鸣)

    1.边飞边鸣。
    晋·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越壑凌岑,飞鸣薄廪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耶!”鲁迅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