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南山罗汉赞十六首》 如来宝仗降魔相,慈悲威怒震十方。

如来宝仗降魔相,慈悲威怒震十方。

意思:如来宝仗降魔相,慈悲威怒震动十方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南山罗汉赞十六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赞美佛法的伟大和慈悲,表达了佛陀的威严和慈悲并存,能够震慑十方,同时也展现了佛法的无害和包容,使众生不会感到恐惧,而能在情与无情之间达到共存和谐的状态。 首两句“如来宝仗降魔相,慈悲威怒震十方。”描绘了佛陀的降魔形象,展现出佛陀的威严和慈悲并存,既能降服魔障,又能救度众生。而“慈悲威怒”一词,更是生动地表达了佛陀的双重特性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毒龙帖耳收雷霆,逆鳞可摩若家狗。”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力量。毒龙代表烦恼,雷霆代表愤怒,佛法能够使烦恼收敛,使人不再愤怒。而佛陀的“逆鳞”则是一个比喻,指触碰佛陀的禁忌,暗含了佛陀的包容和慈悲。这两句表达了佛法能够使众生尊敬并遵守规则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我法未尝恼众生,不令肆毒生恐怖。”则赞美了佛法的包容和无害。佛法从未使众生感到困扰,也不煽动众生的恐惧,展现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。 最后两句“但以本来悲愿力,情与无情共一家。”表达了佛陀的悲愿力,能够使有情无情共同归于一体,达到了和谐共存的状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赞美了佛法的伟大和包容,表达了佛陀的威严和慈悲并存,以及佛法的无害和包容。这不仅是对佛法的赞美,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和和平的人的启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如来宝仗降魔相,慈悲威怒震十方。
毒龙帖耳收雷霆,逆鳞可摩若家狗。
我法未尝恼众生,不令肆毒生恐怖。
但以本来悲愿力,情与无情共一家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十方

    读音:shí fāng

    繁体字:十方

    英语:ten positions

    意思:佛教谓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。
    《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》:“身光明照,如水中月,如日初出,眉间白豪,普照十方。”<

  • 如来

    读音:rú lái

    繁体字:如來

    英语:Buddha

    意思:(如来,如来)
    佛的别名。梵语的意译。“如”,谓如实。“如来”即从如实之道而来,开示真理的人。又为释迦牟尼的十种法号之一。

  • 慈悲

    读音:cí bēi

    繁体字:慈悲

    短语:慈 心慈手软 仁 仁爱 大慈大悲 慈和

    英语:mercy

    意思:原为佛教语。谓给人快乐,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,亦泛指慈爱与悲悯。

  • 宝仗

    读音:bǎo zhàng

    繁体字:寶仗

    意思:(宝仗,宝仗)
    天子的仪仗。
    唐·李峤《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》:“宝仗似亿千之卫,天仪成丈六之容。”
    元·李存《和吴宗师滦京》诗:“露透地椒清宝仗,风生天

  • 降魔

    读音:xiáng mó

    繁体字:降魔

    意思:佛教语。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前,曾与魔王进行激烈斗争,并取得胜利。佛教史上称为“降魔”。见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卷三。后常用作降服妖魔的典故。
    宋·王安石《南乡子》词:“作么有疏亲?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