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蝶恋花·碧玉高楼临水住》 梦魂长在分襟处。

梦魂长在分襟处。

意思:梦魂长在分襟处。

出自作者[宋]晏几道的《蝶恋花·碧玉高楼临水住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动人的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先,诗中的“碧玉高楼临水住。红杏开时,花底曾相遇。”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居住在高楼上,她曾经在红杏盛开的时候,与作者在花下相遇。这种描绘充满了浪漫和诗意,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情感。 “一曲阳春春已暮。晓莺声断朝云去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。作者曾经与这位女子一起欣赏阳春美景,听晓莺的鸣叫声,但是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,就像春天的时光一样短暂。同时,“朝云”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记忆已经逐渐淡去,就像早晨的云彩一样消散。 “远水来从楼下路。过尽流波,未得鱼中素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。他看到远处的流水经过楼下的路,但是却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女子消息的迹象。这种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,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段感情的执着和思念。 “月细风尖垂柳渡。梦魂长在分襟处。”最后两句诗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月光微弱,柳条摇曳,这些景象让作者想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,同时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。他相信他们的缘分还没有结束,他们的梦魂仍然交织在一起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,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它是一首优美的诗,充满了浪漫和诗意,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碧玉高楼临水住。
红杏开时,花底曾相遇。
一曲阳春春已暮。
晓莺声断朝云去。
远水来从楼下路。
过尽流波,未得鱼中素。
月细风尖垂柳渡。
梦魂长在分襟处。
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

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梦魂

    读音:mèng hún

    繁体字:夢魂

    意思:(梦魂,梦魂)
   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,故称“梦魂”。
    唐·刘希夷《巫山怀古》诗:“穨想卧瑶席,梦魂何翩翩。”
    宋·晏几道《鹧鸪天》词:“春悄

  • 分襟

    读音:fēn jīn

    繁体字:分襟

    意思:犹离别,分袂。
    唐·王勃《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》:“他乡握手,自伤关塞之春;异县分襟,竟切悽怆之路。”
    元·萨都剌《别高照庵》诗:“分襟在今日,握手又何年?”明·无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