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》 民彝何可泯,经籍未尝燔。

民彝何可泯,经籍未尝燔。

意思:民彝怎么可以泯灭,经典从来没有烧毁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赞扬儒家礼制的诗,表达了对古代礼制文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 首先,诗中通过对古代礼制的描述,表达了对“惟王建邦国,以礼定乾坤”这一理念的认同和赞赏。诗中提到了“大分严堂陛,弥文及冠昏”、“臣岂容私量,人谁越短垣”等语句,表达了对礼制中等级秩序、礼仪规范、公正无私等理念的认同。 其次,诗中还通过对比秦、鲁两国礼制的优劣,表达了对周礼的推崇和对秦朝的批评。同时,诗中也提到了汉朝的礼仪制度,表达了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传承和发扬。 最后,诗中还表达了对儒家经籍的敬仰之情,认为这些经典是民彝的基石,是不可泯灭的文化遗产。同时,诗中也提到了明主亲临决断、诸儒共讲论等场景,表达了对儒家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视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通过对古代礼制的赞美和对儒家文化的敬仰,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。同时,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,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礼制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惟王建邦国,以礼定乾坤。
大分严堂陛,弥文及冠昏。
徐行非曰逊,亟拜不为烦。
臣岂容私量,人谁越短垣。
秦惟损则覆,鲁以秉而存。
制备周京奠,仪成汉帝尊。
民彝何可泯,经籍未尝燔。
明主亲临决,诸儒共讲论。
裨谌谩求野,戴圣自专门。
伋学方垂范,聃书盍塞源。
四篇殊建武,百问陋开元。
会稡新编钜,芟夷聚讼繁。
俚辞羞狗曲,小辨戒猩言。
舞蹈威颜近,传宣诏语温。
昭回洒牺画,燕衎洽尧樽。
宝带颁藏府,名驹出大宛。
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经籍

    读音:jīng jí

    繁体字:經籍

    英语:classical works

    意思:(经籍,经籍)

    1.儒家经书。
    《后汉书张楷传》:“楷坐繫廷尉诏狱,积二年,恒讽诵经籍,

  • 未尝

    读音:wèi cháng

    繁体字:未嘗

    短语:远非 罔 毋 莫 靡 从不 绝非 从未

    英语:have not

    意思:(未尝,未尝)

    1.未曾,不

  • 民彝

    读音:mín yí

    繁体字:民彝

    意思:犹人伦。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。
    《书康诰》:“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。”
    孔传:“天与我民五常,使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,而废弃不行,是大灭乱天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