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洛阳女儿行 ( 册4 卷125 页1258a)》 贫贱江头白浣纱。

贫贱江头白浣纱。

意思:贫贱上游白浣纱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维的《洛阳女儿行 ( 册4 卷125 页1258a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清新流畅、明快生动的语言,描写了一个十六岁少女对门居住的情景,以及她与丈夫的幸福生活和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。 首联“洛阳女儿对门居,才可容颜十五余”,通过描绘洛阳女儿对门居住的环境,展现出她的美丽和青春。颔联“良人玉勒乘骢马,侍女金盘[鱼会]鲤鱼”,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,显示出她的富贵和地位。 颈联“画阁朱楼尽相望,红桃绿柳垂檐向”,通过描绘画阁朱楼的景象,展示了她的生活环境,同时也暗示了她生活的奢华和舒适。尾联“城中相识尽繁华,日夜经过赵李家”,进一步描绘了她的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,表现出她的富贵和地位。 诗中通过描绘洛阳女儿的美丽、富贵和地位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和不满。最后,诗人通过对比越女和洛阳女儿的生活,表达了对贫贱生活的无奈和感慨。 整首诗语言流畅、情感真挚,通过对洛阳女儿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对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和不满。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,是唐代文人诗歌中的佳作之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〔时年十六。
一作十八〕洛阳女儿对门居。
才可容颜十五余。
良人玉勒乘骢马。
侍女金盘[鱼会]鲤鱼。
画阁朱楼尽相望。
红桃绿柳垂檐向。
罗帷送上七香车。
宝扇迎归九华帐。
狂夫福贵在青春。
意气骄奢剧季伦。
自怜碧玉亲教舞。
不惜珊瑚持与人。
春窗曙灭九微火。
九微片片飞花琐。
戏罢曾无理曲时。
妆成祗是薰香坐。
城中相识尽繁华。
日夜经过赵李家。
谁怜越女颜如玉。
贫贱江头白浣纱。
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。唐朝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。

王维出身河东王氏,于开元十九年(731年)状元及第。历官右拾遗、监察御史、河西节度使判官。唐玄宗天宝年间,王维拜吏部郎中、给事中。安禄山攻陷长安时,王维被迫受伪职。长安收复后,被责授太子中允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故世称“王右丞”。

王维参禅悟理,学庄信道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以诗名盛于开元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存诗400余首,代表诗作有《相思》、《山居秋暝》等。著作有《王右丞集》、《画学秘诀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江头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江边,江岸。 隋炀帝 《凤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头,正见鲤鱼波上游。” 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诗:“江头斑竹寻应遍,洞里丹砂自採还。” 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咏雪景》套曲:“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,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。” 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又明日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。”

    读音:jiā

  • 贫贱

    读音:pín jiàn

    繁体字:貧賤

    短语:贫 艰 贫乏 一穷二白 穷 清贫 寒苦 身无分文 赤贫 贫穷 穷困 寒微 贫困 贫寒 鞠

    英语:poor and lowly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