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吟太山侧。
意思:长吟泰山旁边。
出自作者[魏晋]陆机的《太山吟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以雄健的笔力,刻画了太山的高峻壮阔,以及山川鬼神的神奇景象。
首句“太山一何高。迢迢造天庭”,直接描绘太山的高峻,仿佛可以直通天庭。太山,即泰山,是中国五岳之首,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五岳之首,以其雄伟壮丽著称。此句以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表现出泰山的高耸入云,令人叹为观止。
“峻极周已远。曾云郁冥冥”两句,进一步深化了泰山的高峻和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。“峻极”一词,强调了泰山的峻峭挺拔,无与伦比。“曾云”即层云,在描述云层厚重、高耸入云的状态。“郁冥冥”则传达出云雾弥漫、深邃莫测的氛围。
“梁甫亦有馆。蒿里亦有亭”两句,转向对泰山周边环境的描绘。“梁甫”和“蒿里”都是泰山周边的地名,诗人以此为引子,描绘出山间的馆舍、墓地等景象,进一步丰富了泰山的神秘色彩。
“幽涂延万鬼。神房集百灵”两句,描绘出幽暗的路径上聚集着万千鬼神,神秘的神房中汇集着各种神灵的景象,进一步强化了泰山的神秘和神圣氛围。
“长吟太山侧。慷慨激楚声”两句,以人在太山侧长吟的视角,表达出诗人对泰山的敬仰和感慨,慷慨激昂,充满豪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雄浑的笔力,生动地描绘了太山的高峻、壮阔和神秘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,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。
相关句子
- 有如倚太山。-- 出自《种瓜篇》作者:[魏晋]曹叡
- 戢翼太山崖。-- 出自《五言赠秀才诗》作者:[汉]嵇康
- 对博太山隅。-- 出自《仙人篇》作者:[魏晋]曹植
- 我本太山人。-- 出自《盘石篇》作者:[魏晋]曹植
- 知上太山道。-- 出自《赠韦侍御黄裳其二》作者:[唐]李白
- 太山一何高。-- 出自《太山吟》作者:[魏晋]陆机
- 孰置汝太山?-- 出自《老学庵自规》作者:[宋]陆游
- 文昌大名,太山北斗。-- 出自《代冯似宗寿楼文昌》作者:[宋]杨简
- 长吟永叹。-- 出自《短歌行》作者:[魏晋]曹丕
- 永思长吟。-- 出自《报赵淑丽诗》作者:[魏晋]应玚
- 长吟未了。-- 出自《齐天乐·蜕仙飞佩流空远》作者:[宋]陈恕可
- 长吟堕帻。-- 出自《瑞鹤仙·夜寒吴馆窄》作者:[宋]吴文英
- 永啸长吟。-- 出自《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二》作者:[汉]嵇康
- 诗罢长吟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一杯易足》作者:[宋]韩淲
- 步月山泉侧。-- 出自《重酬杨仆射山亭诗》作者:[南北朝]薛道衡
- 薄暮川流侧。-- 出自《学古诗》作者:[南北朝]何逊
- 东篱侧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霜蕊鲜鲜》作者:[宋]王十朋
-
河桥侧。-- 出自《买陂塘/摸鱼儿》作者:[宋]刘埙
- 寂寞官桥侧。-- 出自《连理枝》作者:[宋]邵叔齐
- 阑干侧。-- 出自《月下笛·又老杨花》作者:[宋]曾允元
- 私语眉峰侧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风流才子倾城色》作者:[宋]朱敦儒
- 日日溪桥侧。-- 出自《虞美人·霜馀好探梅消息》作者:[宋]范成大
- 楼前侧帽檐。-- 出自《阮郎归·粉痕闲印玉尖纤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-
侧船篷。-- 出自《长相思·桥如虹》作者:[宋]陆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