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州琵琶亭》 若遇琵琶应大笑,何须涕泣满青衫。

若遇琵琶应大笑,何须涕泣满青衫。

意思:如果遇到琵琶应大笑,为什么要流泪满青衫。

出自作者[宋]夏竦的《江州琵琶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年光过眼如车轂,职事羁人似马衔。若遇琵琶应大笑,何须涕泣满青衫》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以生动的比喻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职事束缚的感慨,以及对琵琶曲调中离别情感的独特理解。 首句“年光过眼如车轂”,作者以“车轂”比喻“年光”,生动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。车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,它的轮子不断滚动,看似永不停歇,但实际上,它所承载的物体——无论是人、物还是情感——都在其上悄然流逝。这里,诗人巧妙地将这个常见的事物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,使得时间的流逝变得具体而生动。 第二句“职事羁人似马衔”进一步表达了职事的束缚和时间的无情。这里的“职事”指的是作者所从事的工作,“羁人”则象征着被工作所束缚的人。马衔是马匹用来束缚嘴巴的装置,这里用来比喻职事的束缚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职事的重压下,感到如同被马衔束缚的马匹,无法自由地奔跑和享受生活的无奈和痛苦。 第三句“若遇琵琶应大笑”是诗中的亮点,它以琵琶这个乐器为引子,提出了作者独特的情感理解。琵琶是一种富有情感的乐器,常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,因此这里作者用它来比喻离别的情感。然而,作者却说要“大笑”,这与琵琶的常规情感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里的“大笑”并非指真正的笑声,而是指对离别的豁达和超脱。作者认为,面对离别,我们不应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,而应该学会接受和放下,以笑对人生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离别。 最后一句话“何须涕泣满青衫”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。作者认为,面对离别,我们不需要泪水涟涟,因为这些离别是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。我们只需要把泪水化作前行的动力,带着回忆继续前行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离别的积极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见解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职事束缚的感慨,以及对离别的独特理解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年光过眼如车轂,职事羁人似马衔。
若遇琵琶应大笑,何须涕泣满青衫。
作者介绍
夏竦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。别称夏文庄、夏英公。江州德安(今属江西)人。北宋大臣、古文字学家,夏承皓之子。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

夏竦以文学起家,曾为国史编修官,也曾任多地官员,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,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,后任陕西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等职。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,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涕泣

    读音:tì qì

    繁体字:涕泣

    英语:weep

    意思:哭泣;流泪。
    《礼记杂记下》:“唯父母之丧,不辟涕泣而见人。”
    《史记刺客列传》:“﹝豫让﹞死之日,赵国志士闻之,皆为

  • 青衫

    读音:qīng shān

    繁体字:青衫

    英语:black clothes

    意思:
    1.古时学子所穿之服。
    南朝·梁·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楚臣既放,魂往江南。弟子曰:玉释佩,马解骖。濛

  • 琵琶

    读音:pí pá

    繁体字:琵琶

    英语:lute

    意思:
    1.弹拨乐器。初名批把,见《释名释乐器》。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、阿拉伯等地,汉代传入我国。后经改造,圆体修颈,有四弦、十二柱,俗称“秦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