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郎只见惯,金陵兴废,赠得行人鬓白。
意思:刘郎只见习惯,金陵兴废,为实现人鬓白。
出自作者[元]白朴的《瑞鹤仙 登金乌衣园来燕台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夕阳下的王谢故宅为背景,描绘了荒寒、欹侧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首句“夕阳王谢宅”直接点明主题,夕阳下的王谢故宅,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,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。接下来的“对草树荒寒,亭台欹侧”描绘了故宅的荒凉景象,草木荒芜,亭台倾斜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。
“乌衣旧时客”一句,通过“乌衣”这个典故,暗示了这里曾是繁华的见证,但现在已经物是人非。而“渺双飞万里,水云宽窄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万里之外,水云茫茫,过去的场景和未来的道路都变得模糊不清,这种意象充满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失落感。
“东风羽翅,也迷却、当时巷陌。”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,将东风比作羽翅,能迷途于往日的小巷。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,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想象。而“向寻常百姓人家,孤负几回春色。”则表达了作者对春色的感叹,寻常百姓人家本应享受春色,但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。
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,通过对王谢故宅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春天的热爱和惋惜,以及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。整首诗的意象丰富,语言优美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在诗中,“凄恻”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感慨;“人空不见”则表达了对故人不在、人事已非的遗憾;“画栋栖香,绣帘窥额”则描绘了故宅的残留痕迹,让人想起过去的繁华,但更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悲凉;“刘郎只见惯,金陵兴废,赠得行人鬓白。”则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。
最后,“又争如复到玄都,兔葵燕麦。”一句以玄都花园的景象作结,暗喻世事变迁,物是人非。这句诗既是对过去的怀念,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的体现,充满了人生的哀愁和感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王谢故宅为背景,通过对荒寒、欹侧的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对春天的热爱和惋惜,以及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。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,意象丰富,语言优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