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使淮南》 汉使征兵诏未休,两行旌旆接扬州。

汉使征兵诏未休,两行旌旆接扬州。

意思:汉使征兵令未休,两行旗帜连接扬州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涉的《奉使淮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汉使征兵诏未休,两行旌旆接扬州。试上高楼望春色,一年风景尽堪愁。》以一种沉郁的笔调,描绘了战争的紧张与紧迫感,以及由此带来的百姓痛苦和忧虑。 首句“汉使征兵诏未休,两行旌旆接扬州”,直接点明战争的紧张气氛。汉使的征兵命令没有停止,两行旌旆象征着军队的频繁调动,而扬州则象征着战争的前线或者说是战场。这里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痛苦。 “试上高楼望春色”,诗人尝试登上高楼,试图眺望远方的春色,但这里的“春色”并非真正的自然景色,而是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景象。然而,由于战争的破坏,这种美好的景象已经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疮痍和忧愁。 “一年风景尽堪愁”,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痛苦的同情。一年四季的风光本应给人带来快乐,但在这战乱的年代,这些美好的风景却只能让人感到忧愁和痛苦。 整首诗以一种沉郁的风格,表达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和战争的残酷性。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紧张气氛、百姓的痛苦和忧虑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失落,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和无尽的痛苦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,也具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汉使征兵诏未休,两行旌旆接扬州。
试上高楼望春色,一年风景尽堪愁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李涉(约806年前后在世),唐代诗人。字不详,自号清溪子,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早岁客梁园,逢兵乱,避地南方,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。后出山作幕僚。宪宗时,曾任太子通事舍人。不久,贬为峡州(今湖北宜昌)司仓参军,在峡中蹭蹬十年,遇赦放还,复归洛阳,隐于少室。文宗大和(827-835)中,任国子博士,世称“李博士”。著有《李涉诗》一卷。存词六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征兵

    解释

    征兵 zhēngbīng

    [conscription] 按照兵役法的规定,征集应征公民到军队服现役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征调军队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徵兵 九江王 布 , 布 称疾不往,遣将将数千人行。” 隋

  • 行旌

    读音:xíng jīng

    繁体字:行旌

    意思:
    1.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。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。
   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香港饯别》诗:“未挈琵琶挥别调,聊将诗句壮行旌。”
    周咏《去国吟》:“落红片片迷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