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刘晨阮肇游天台》 不知此地归何处,须就桃源问主人。

不知此地归何处,须就桃源问主人。

意思:不知道这地方归何处,必须到桃源问主人。

出自作者[唐]曹唐的《刘晨阮肇游天台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天台山美景和神秘性的诗,通过对天台山的石路、云雾、草木、鸡鸣、犬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展现了天台山的神秘和美丽。 首联“树入天台石路新,云和草静迥无尘。”描绘了诗人进入天台山的情景,石路新净,云雾缭绕,草木安静,没有尘世的喧嚣。通过“树入”和“石路新”的描绘,展现出天台山的荒僻和神秘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好奇。 颔联“烟霞不省生前事,水木空疑梦后身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神秘性。诗人似乎忘记了尘世的事情,感觉像是从梦中醒来后的感觉,对天台山的美丽和神秘感到不可思议。这种描绘方式,既表现了诗人的惊叹和感慨,也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。 颈联“往往鸡鸣岩下月,时时犬吠洞中春。”通过细节描写,进一步展现了天台山的宁静和美丽。岩下月夜中的鸡鸣,洞中春日的犬吠,让人感受到天台山的宁静和美好。 尾联“不知此地归何处,须就桃源问主人。”诗人对于天台山的神秘和美丽感到惊叹,不知道自己应该归向何处,于是产生了寻访桃源的愿望。这一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的石路、云雾、草木、鸡鸣、犬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,展现了天台山的神秘和美丽。同时,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和疑问句的表达方式,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情感深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树入天台石路新,云和草静迥无尘。
烟霞不省生前事,水木空疑梦后身。
往往鸡鸣岩下月,时时犬吠洞中春。
不知此地归何处,须就桃源问主人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桃源

    读音:táo yuán

    繁体字:桃源

    英语:Land of Peach Blossoms

    意思:
    1.“桃花源”的省称。
    南朝·陈徐陵《山斋诗》:“桃源惊往客,鹤峤断来宾。”

  • 此地

    读音:cǐ dì

    繁体字:此地

    意思:这里,这个地方。
    唐·骆宾王《于易水送人》诗:“此地别燕丹,壮士髮冲冠。”
   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认得一个人。”
    洪深《抗战十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《汉书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主人

    读音:zhǔ rén

    繁体字:主人

    短语: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

    英语:master

    意思:
    1.接待宾客的人。与“客人”相对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