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南楚》 正月蜂相见,非时鸟共闻。

正月蜂相见,非时鸟共闻。

意思:正月蜂相见,不是时候鸟都知道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南楚》

全文赏析

【鹤注】当是大历元年春在云安作。【顾注】云安在楚之西南,故曰南楚。宋玉《笛赋》:“绝郑之遗,离甫楚兮。”《方言》:南楚之人。

  南楚青春异,暄寒早早分。无名江上草,随意岭头云。正月蜂相见,非时鸟共闻。杖藜妨跃马,不是故离群①。

  (上六写春暄之景,下二叙客楚之情。《杜臆》:他处初春,必有余寒,惟南楚交春即暄,故云“早早分。”春暄佳胜如此,而不及与人游赏,正恐杖藜缓行,有妨少年跃马者耳,非是故意离群也。)

  ①黄注:五六见物皆乐群,与七八反照。《记》:子夏离群而索居。“无名江上草,随意岭头云”,此与“水流心不竞,云在意俱迟”同一闲旷心境,但此处似出之太易耳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楚青春异,暄寒早早分。
无名江上草,随意岭头云。
正月蜂相见,非时鸟共闻。
杖藜妨跃马,不是故离群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正月

    读音:zhēng yuè

    繁体字:正月

    短语:一月 岁首 新月

    英语:(n)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new year

    意思:I
    正阳之月。

  • 相见

    读音:xiāng jiàn

    繁体字:相見

    英语:meet each other

    意思:(相见,相见)
    彼此会面。
    《礼记曲礼下》:“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。”旧题汉·李陵《与苏武诗》之

  • 时鸟

    读音:shí niǎo

    繁体字:時鳥

    意思:(时鸟,时鸟)
    应时而鸣的鸟。
    三国·魏·曹植《节游赋》:“凯风发而时鸟讙,微波动而水虫鸣。”
    晋·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﹝余﹞见树木交荫,时鸟变声,亦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