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行至杨子县寄茅山道士》 我行杨子县,此路有谁同。

我行杨子县,此路有谁同。

意思:我行扬子县,这条路有谁同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昂的《行至杨子县寄茅山道士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陈昂的《行至杨子县寄茅山道士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他的个人经历和对道教的情感。陈昂在唐代末年,社会动荡,人民生活困苦,他因战乱而流离失所,曾一度隐居茅山。在隐居期间,他与茅山道士交往密切,对道教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 当他行至杨子县时,感慨万千,想起了在茅山隐居的日子,故写下了这首诗,寄给茅山的道士,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崇尚和对隐居生活的怀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行杨子县,此路有谁同。
堤上时时雨,帆边飒飒风。
金从结客尽,诗为落花穷。
句曲云何白,看云怅望空。
作者介绍
陈昂(《淳熙三山志》作昴,疑误),字直孙,长溪(今福建霞浦)人。徽宗政和五年(一一一五)进士,授承事郎。高宗绍兴三年(一一三三),除秘书丞,迁都官员外郎(《南宋馆阁录》卷七)。四年,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八一)。五年,知信州(同上书卷九四)。事见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七。南宋官吏。太学生。仕至仁和二判。像取自1913年修《浙江义乌绣川陈氏宗谱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杨子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指 杨朱 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 杨子 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 杨子 过於 宋 东之逆旅,有妾二人,其恶者贵,美者贱。” 宋 杨亿 《泪》诗之二:“枉是 荆王 疑美璞,更令 杨子 怨多岐。”

    2.指 西汉 扬雄 。 晋 左思 《咏史》之四:“寂寂 杨子 宅,门无卿相舆。” 唐 杜甫

  • 我行

    读音:wǒ xíng

    繁体字:我行

    意思:犹言我这里。
    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雷横又骂道:‘贼头贼脸贼骨头,必然要连累晁盖!你这等贼心贼肝,我行须使不得。’”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