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》 与谁同赏。

与谁同赏。

意思:与谁同赏。

出自作者[宋]叶梦得的《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》

全文赏析

【注释】:
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)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 ,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。
词中抒发了作者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。
起首一句径直点题。危亭,《说文》:“危 ,在高而惧也。”此言亭之高,应题目的“绝顶”,绝顶亭就是因所在位置之高而命名。缥缈,隐隐约约,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,应题目中的“小亭”。
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,应题目的“登”字。由于小亭位于“绝顶”,故登亭之人有在“千峰上”之感。
这年作者已经五十九岁,看来登上绝顶亭不会是一个人来 。从下文“少年豪放,莫学衰翁样 ”看,同登的应该还有他的儿辈,很可能是他的少子叶模。这个字还有它特殊的意义,表示出虽老而仍登此绝顶小亭的欢畅心情。
上片末两句,“万里”,喻其广远,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区 ,此时宋室南渡已八个年头了。
“烟浪 ”形容烟云如浪 ,与“万里”相应。北望中原 ,烟雾迷茫,不知恢复在何日。“赏”字不只为了协韵 ,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在内。
“与谁同赏 ”即没有谁与之同赏 ,回应“ 独”字。“ 独在 ”而推及“同赏”,“同赏”又感叹“与谁”;欢快味的“赏”字与压抑感的“独”字连翩而来,表现了作者心中此时的复杂情绪。
过片两句 ,可联系词人身世来理解。“天涯想”,指有志恢复中原万里河山。年龄虽老,壮志未衰,“犹作”二字流露出“天涯想”的强烈感情。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 ,复出不知何日 ,独自登临送目,纵有豪情 ,也只能是“ 空惆怅”。“空惆怅”三个字收住了“ 天涯想”。而胸中热情,又不甘心熄灭,便借吩咐随侍的儿辈说 :“少年豪放 ,莫学衰翁样。”这里的“ 衰翁样”指的是“空惆怅”,借“少年豪放”借回复到“天涯想”的豪情壮志上去。“少年豪放”。一句与第二句的“笑谈”二字相呼应,针线绵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缥缈危亭,笑谈独在千峰上。
与谁同赏。
万里横烟浪。
老去情怀,犹作天涯想。
空惆怅。
少年豪放。
莫学衰翁样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叶梦得(1077~1148),宋代词人。字少蕴。苏州吴县人,一说祖籍处州松阳(今属浙江),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。绍圣四年(1097)登进士第,历任翰林学士、户部尚书、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。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,故号石林居士,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,如《石林燕语》、《石林词》、《石林诗话》等。绍兴十八年卒,年七十二。死后追赠检校少保。

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,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。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,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“气”入词的词坛新路。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、狂气、逸气三方面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同赏

    读音:tóng shǎng

    繁体字:衕賞

    意思:(同赏,同赏)

    1.同样奖赏。
    《史记商君列传》:“告姦者与斩敌首同赏,匿姦者与降敌同罚。”

    2.一同欣赏。
    宋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