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黄、刘二尊师》 庐山两道士,各在一峰居。

庐山两道士,各在一峰居。

意思:庐山两个道士,各在一峰在。

出自作者[唐]韦应物的《寄黄、刘二尊师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赞美道士隐居修行、清净无为的诗。诗中描绘了两位道士分别在庐山的两座山峰上修行,他们以白云为伴,沐浴在阳和初春的恩泽中,过着清净无为的生活。 首联“矫掌白云表,晞发阳和初”,形象地描绘了道士们身处高处的形象,他们手握白云,头发在阳和初春的阳光下晾干,表现出他们超然物外、与世无争的境界。 颔联“清夜降真侣,焚香满空虚”,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们夜晚降临时,焚香满空,与世隔绝的场景,表现出他们的清净无为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。 接下来的两联,诗人赞美道士们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成果。“中有无为乐,自然与世疏”表达了道士们通过修行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、与世隔绝的境界,享受着无为的快乐。“道尊不可屈,符守岂暇馀”则表达了道士们高尚的道德和尊贵的地位,他们不为世俗所屈,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,这种精神是任何官职都无法比拟的。 最后两联,“高斋遥致敬,愿示一编书”则是诗人对道士们的敬仰和请求。诗人通过在高斋遥遥致以敬意,表达了对道士们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一本书籍,以更深入地了解道教修行的方法和智慧的愿望。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们隐居修行、清净无为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方法的向往和探索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庐山两道士,各在一峰居。
矫掌白云表,晞发阳和初。
清夜降真侣,焚香满空虚。
中有无为乐,自然与世疏。
道尊不可屈,符守岂暇馀。
高斋遥致敬,愿示一编书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,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庐山

    读音:lú shān

    繁体字:廬山

    英语:Lushan

    意思:(庐山,庐山)
    山名。在江西省·九江市南,耸立于鄱阳湖、长江之滨。又名匡山、匡庐。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,故名。见北魏·郦道元

  • 道士

    读音:dào shì

    繁体字:道士

    短语:法师

    英语:Taoist

    意思:
    1.有道之士,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    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循天之道》:“古之道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